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唐文)3年來首個流感高峰期殺到,流感藥及流感針的供應告急。有醫生表示,適合兒童服用的流感水劑藥物「特敏福」供應緊絀,醫生或要以「特敏福」藥丸溶水取代水劑「特敏福」,藥劑師建議衞生署考慮引入副廠的「特敏福」。由於香港流感高峰一般在冬季出現,並於秋季開打疫苗,但今年押後至春季才爆發流感,疫苗大缺貨,有家庭科醫生向香港文匯報說:「已經賣斷貨,藥廠都訂不到貨,等到今年秋季出新一季度流感疫苗才有貨。」
家庭科醫生關嘉美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的流感高峰一般在冬季或者夏季出現,通常在秋季接種疫苗,「要打的都打了,診所都唔會在春季才向藥廠追加訂單買疫苗。」但今波流感高峰「例外」地在春季爆發,大部分診所的流感疫苗已斷貨,診所亦無法向藥廠預訂。「因為藥廠都無乜倉底貨,市面上訂不到了,只能等今年秋季出新季度流感疫苗。」她提醒市民注重衞生意識,此外近期天氣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很大,市民小心着涼。
至於流感特效藥物「特敏福」分為成人版及兒童版,前者是藥丸,後者則是水劑,方便吞嚥。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水劑「特敏福」向來供應較少,加上新冠疫情持續3年,不少兒童期間未有接觸呼吸道病毒,抗體較少。在香港解除口罩令及取消社交距離措施後,兒童暴露在病毒之中,感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及腺病毒等個案升幅明顯,原本供應少的水劑「特敏福」買少見少。
他指出,目前水劑「特敏福」供應緊張的情況並非香港獨有,而是全球都面對的問題,「藥廠的水劑存貨向來都係少啲。」他強調,供應緊張的情況僅限於水劑,成人版的丸劑「特敏福」供應正常。
專家倡引入非原廠特效藥
為應付短期供應緊絀的情況,崔俊明建議,有需要者可在醫生和藥劑師的指導下,將「特敏福」藥丸溶水,並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來選擇正確的藥量,「如兒童的體重在40公斤及以上,需要選取一顆75毫克的特敏福膠囊溶水。」
長遠來說,他建議衞生署應考慮引入非原廠的特效藥。他解釋「特敏福」的有效成分是「奧司他韋」,不少國家及地區已批准非原廠公司生產含「奧司他韋」的水劑註冊,惟香港只有原廠生產的「特敏福」獲註冊。
除「特敏福」外,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林偉文指出,目前治療兒童流感的成藥供應正常,反而成人服用的止痛退燒藥物「必理痛」供貨量減少約三成,但他不太擔心炒貨的情況,「疫情之後,不少市民已經購入傷風感冒及頭痛等的藥物看門口,相信短期內不會出現搶購問題。」
在恢復對內外全面通關後,林偉文承認,有許多遊客來港都指定購買「必理痛」,但他強調,許多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療效與「必理痛」相同,「我都會推介其他相同藥性的藥物給旅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