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昨日在會展中心舉行,不少青年到場尋覓發展機遇。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蔡先生即將本科畢業。
◆王先生看好灣區發展。
◆吳小姐去年從深大畢業。
◆羅先生剛從英國回港。
◆蔡先生今年入讀暨南大學MBA。

灣青就業計劃招聘博覽啟幕 助力個人發展人才交流

特區政府本月初宣布「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恒常化,支持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啟動禮及簡介會昨日(30日)在會展中心舉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同日在會展中心舉行,不少青年到場尋覓發展機遇。他們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看好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創科行業有較多機遇。有尚未畢業的青年更專程從內地趕回香港參加招聘會,為自己未來就業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有港青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可以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政府合作,協助到內地發展的年輕人建立並擴大當地的生活圈子,協助他們適應當地的生活。◆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熹、李九歌、王俊傑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及點新聞記者李九歌 攝

特區政府於2021年1月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試行計劃,獲得400多間機構提供近3,500個職位空缺,逾千畢業生入職。行政長官在去年施政報告宣布將計劃恒常化,並會鼓勵更多企業提供職位,支持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促進他們的事業發展和大灣區人才交流。本月1日,政府正式宣布「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恒常化推行。

勞工處昨日主辦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啟動禮及簡介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萬寧、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劉焱、勞工處處長陳穎韶、立法會議員李惟宏、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香港工業總會總裁陳心愉等主禮嘉賓出席。孫玉菡在活動上致辭(見另稿)。

由勞工處舉辦的開拓新機遇招聘會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昨日假灣仔會展中心舉行,不少香港青年到現場了解就業信息。即將本科畢業的蔡先生,曾參觀過深圳前海的深港青年夢工場,認為在那裏會對他的職業生涯有所幫助,而香港和深圳有許多創新科技方面的交流合作,他希望能在深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他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可以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政府合作,與當地社區、社團聯繫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香港青年組織活動,幫助他們建立並擴大當地的生活圈子,協助他們適應在內地的生活。

就讀商科的王先生看好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希望可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鍍金」。他認為,政府在就業計劃中對畢業生就業的協助充分,包括與許多知名公司合作,給香港青年機會認識整個大灣區發展,為青年提供廣泛的求職渠道,他本人就看到很多可供自己選擇的崗位。

冀助兩地青年拓展圈子

吳小姐去年從深圳大學畢業,通過政府網站了解到「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就讀金融專業的她希望能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找到一份銀行的工作。她亦希望兩地政府協助組織大灣區內城市青年的聚會,鼓勵大家多交流,幫助兩地青年拓展圈子、互相了解。

就讀金融專業的羅先生剛從英國回港。他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想去廣州、深圳工作,認為在內地生活成本低,加上有計劃提供的補貼,有助保障剛出來就業的應屆生生活質量。

酒店業工作者張先生是香港人,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潛力無限,特別是創科行業有較多機遇,張先生希望增值自己多一個行業知識技能,遂於昨日來到現場希望了解大灣區不同城市的就業資訊,認為展覽規模算大型,展商亦熱情。

吳先生在內地讀大學畢業已經一年,現就職於內地一間公司,他對電子信息行業的崗位較為感興趣。對於工作地點,他認為大灣區內的城市,特別是香港和深圳都較為理想。他現在的工作集中在科研方面,希望轉做現場應用工程師,通過與客戶溝通技術,學到更多。吳先生早前留意到其中一間展商會在昨日公開招聘,因此「直奔」目標,希望面試成功。

蔡先生今年入讀暨南大學MBA,距離畢業還有兩年,昨日專門從廣州坐車來參加招聘會,希望了解有哪些展商參展、招聘需求和人才所具備的條件,以提前為畢業參加招聘做準備。

他本身從事房地產業,考慮到互聯網覆蓋面廣泛且從業人員薪酬普遍較高,以及香港金融業發達,因此他昨日到新鴻基、騰訊等公司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