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逐一為獅頭鵝分類、標註。
◆通過AI養鵝小程式,農戶可以及時發現病鵝。

訓練算法模型要用的機器學習、視覺識別等多是研究生階段的知識, AI在鵝類養殖領域仍是一片荒漠,相關資料少之又少,對於剛剛才進入大二的學生們來說,此時還面臨了課業壓力最緊張的階段。

在深圳大學,「騰班」也被同學們戲稱為「疼班」——2018級學生大二課程上《機器學習》時,曾被要求一個學期要看完50篇英文論文並做總結報告。繁重的學業之外要做一個全新的AI程式,在項目中先後擔任前端組和算法組組長的李文坦言,壓力不小,卻也收穫滿滿。

小程式開發和算法的優化,這些最新技術的應用,從書面的理論到變成現實需要靠自己不斷地摸索。「其實網上也有很多現成的算法,但是要根據我們服務器的算力資源,找到比較合適的算法,同時根據現有的數據進行調整,讓它能夠有效運行起來,整個過程是比較難的。但是開發的產品能夠運營上線,大家可以通過小程式接入訪問,這種成就感很不錯。」

除了技術,對學生來說,整個實踐過程還收穫了難得的項目管理經驗與產品設計經驗。「作為項目負責人,或者組長,不僅要做任務,還要去思考整個產品的發展策劃,如何去統籌大家進行分工,讓大家高效地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溝通都很重要,因為大家畢竟是同學,不是員工和上司,要如何處理好關係的同時推進項目。」這些經驗也讓步入大三的李文有機會進入騰訊AIlab實驗室實習。「在項目中痛苦過的算法、功能實現、優化方案都成為面試過程中個人經歷出彩的一部分,成為加分項。」

王翊灃也認為,整個過程令自己眼界開闊了許多。「以前可能主要想怎麼寫好一個代碼,現在可能會從全局出發,想着怎麼把產品做好,思考這個產品將有怎樣的應用前景。」這樣的思考讓自己提前為工作或者創業作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