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教育大學昨日公布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教學策略。香港文匯報記者金文博 攝

校方:須清楚交代使用過程 擬9月前發布具體指引

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引起學生抄襲的疑慮,本港多所院校早前已向教職員發布相關指引,香港教育大學昨日亦公布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教學策略。該校建議容許學生在清楚交代的情況下於課業中使用ChatGPT等AI工具作為輔助,並就使用AI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校方又提出「6-P教學取向」,讓教師用以評估學生的學習進程,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和確保學術誠信。教大現正進行內部諮詢,目標在9月開學前向師生發布具體指引,現階段的課程由教職員自行判斷。◆香港文匯報記者 金文博

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昨日表示,學生可在課堂課業中使用ChatGPT等AI工作作為輔助、參考,但課業要清楚交代和詳述使用AI工具的過程,教學人員則可根據「6個教學取向」(6-P)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在偵測軟件的協助下,確保學生呈交的課業符合大學對學術誠信的要求。

他指出,AI發展不斷進步,亦是未來發展趨勢,校方鼓勵教學人員以「先認識,後善用」的正面積極態度善用科技,並視AI為合作夥伴,讓學生與時並進,接觸新科技,盡早裝備自己迎接數碼新時代。

推「6-P教學取向」 培養自主學習

教大電子學習與數碼能力研究講座教授暨教學科技中心總監江紹祥則介紹了「6-P教學取向」,包括寫作計劃(Plan)、問題指令(Prompt)、預覽草稿(Preview)、產出文章(Produce)、同儕評議(Peer Review)和跟進學習歷程文件(Portfolio Tracking),全面引導學生從思考寫作內容、結構,設計指令向AI工具提問,再檢查由AI工具生成的文本的正確性,以至產出文章,與同儕互評等過程,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

他認為,不應一刀切禁止學生使用AI工具,而是嘗試以實證和數據去探討如何用得更好,例如是修改課業評核方法,增加學生面對面報告、口試的佔比。他又提到,將來不排除學生可使用AI工具進行考試的可能。

研准用AI完成「電子學習歷程檔案」

教大正構思在必修的通識課程中,讓學生使用AI生成工具完成3個學分的「電子學習歷程檔案」,學生須附上由AI生成的文字,並與修改後的版本作比對,以讓所有本科生體驗、應用實踐和反思新科技。

此外,教大已先後開辦「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榮譽理學士」和「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理學碩士」課程,以配合教育界的需求,並開展了人工智能素養課程支援學界,助學生掌握AI的運算概念,至今已有近700名大學生和高中學生受惠。

本港大學對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取態各異,港大是第一間院校宣布臨時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嶺大亦採取相同臨時禁制措施。科大擬由教師自決,中大則指理性使用AI工具有助提升教學質素,但學生須事前獲導師允許。

教大「6-P」教學取向

寫作計劃:學生需計劃寫作的內容和結構,以有效回應一個議題、研究方向或問題。這與自主學習的預備思考階段相對應,學生在這個階段設定目標並規劃下一階段的工作;

問題指令:學生設計指令向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提出問題,為討論和進一步探索提供資訊;

預覽草稿:學生預覽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的輸出,檢查其準確性並刪除內容不一致的地方。學生在檢查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的輸出時需要獨立思考,並主動搜尋其他文獻支持其觀點及論據;

產出文章:通過綜合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的輸出和各種資訊來源,表達學生的個人觀點和見解,產出文章;

同儕評議:同儕評議可以改進文章,合理運用參考文獻,使文章更精確、內容更豐富;

跟進學習歷程文件:它與自主學習的自我反思階段相互匹配,涉及學生對寫作和學習過程的反思,以及制訂未來寫作和學習任務的策略。

資料來源:教大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金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