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2023年全國兩會閉幕後不久,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再啟新程。3月20日至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繼續書寫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合作共贏的新篇章。新華社22日播發《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寫在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周年之際》。文章指出,10年前,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期間,在俄羅斯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提供中國方案。文章強調,10年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影響力、感召力愈發凸顯,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廣泛國際共識,注入強大信心、勇氣和力量。

文章梳理自2013年以來,從提出「五位一體」總體路徑到擘畫「五個世界」總體布局;從在國家之間和地區層面構建命運共同體,到在全球領域打造網絡空間、核安全、海洋、衞生健康等命運共同體;從「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內涵不斷豐富發展,思想體系日臻完善。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深入人心

文章指出,10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深入人心,先後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陸續寫入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重要文件,深遠影響着中國和世界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而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習近平主席這樣積極倡導,更這樣堅定推動。

文章指出,中國將自身前途命運同世界各國人民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堅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譜寫了一個個休戚與共的嶄新篇章。

志同道合是夥伴,求同存異也是夥伴。秉持這樣的理念,中國廣交天下朋友。

堅持勸和促談 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文章進一步指出,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首次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國際社會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

一年半來,全球發展倡議落地生根、應者雲集。100多個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支持全球發展倡議,近70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為了促進世界安危與共,2022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走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不到一年時間,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表示讚賞支持。

文章特別提及2023年3月10日,一則國際新聞吸引全球目光——中國、沙特、伊朗三方簽署並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係。這是對話的勝利、和平的勝利,是有力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的一次成功實踐。

從中東問題到朝鮮半島核問題,再到烏克蘭危機,面對一系列國際地區熱點問題,中國始終堅持勸和促談,倡導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致力於同國際社會一道構築安全共同體。

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定出路。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的形勢下,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新征程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