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棟屋的宗祠與其他客家宗祠不同,只放一塊大神主牌,代表所有祖先。資料圖片

香港的客家習俗源遠流長,但隨着時代變遷、環境轉變,傳統習俗與儀式亦有所改變。有些傳統已在時代的洪流中湮沒,有些則繼續保留,但形式有變。

客家人尊敬祖先、重視宗族關係、長幼有序,每年的春秋二祭(《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3.9)是各客家村重要的日子。

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村民都會到先祖墳前拜祭,當中以拜祭遷港或建村祖先的活動最為盛大。以荃灣三棟屋陳氏為例,他們所拜祭的十四世祖陳任盛,就於清乾隆廿二年(1757年)遷至新安寶安輋下老屋場(今大窩口) 居住,是陳氏遷港的重要人物。陳任盛葬於荃灣大水瀝(今大帽山山腰,和宜合對上),墓地在二百多年來曾兩次大型重修,以往每年秋祭均人頭湧湧,但因山徑極陡峭難行,今天的後人也不像以往般慣於體力勞動,而上了年紀的村民又恐會跌倒,故參與的人數年年下降。

另一拜祭主角是十五世祖陳健常。傳說陳健常精通風水,遍尋各處風水寶地後,最後選定位於牛牯墩(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荃灣評核中心)小山丘旁的風水地(今三棟屋博物館),是三棟屋建村最重要的人物。

陳健常原葬於村後獅地,在每年春秋二祭後,村民會在祠堂門前搭起爐灶,使用大鑊「到會」烹煮「九大簋」食用。後因政府收獅地建濾水池,陳健常墓於1972年遷葬田夫仔,春秋二祭時,三棟屋必租賃旅遊車,接載村民往返,場面浩大。

爐灶被毀 改去酒樓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民會帶備乳豬、三牲(豬、牛、羊)、水果等祭祖,待拜祭完後在當地即場烹煮肉類進食,即是客家傳統習俗的「食山頭」(《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3.58)。以往村民會烹煮數百斤豬肉,但建於山上的爐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毀,「食山頭」的習俗也取消了,於是改為祭祀後到酒樓進食。現在,村民在拜祭先祖時,只會帶備水果。

在春秋二祭時,當負責人大叫一聲「拜山」,子孫們便會自動在祖墳前排好。輩分高的站在前排,輩分低的自動會站到後面,不用別人指引。而在各人之中輩分最高的會擔任司禮,用客家話向先祖稟告,祈求先祖保祐。這是香港客家村落極少數仍然會使用客家話的場合。

要特別指出的是,三棟屋的宗祠與本地圍頭人的宗祠,或內地的客家宗祠不同,在後殿(神殿)只會放一塊大神主牌,代表所有祖先,而不會像本地圍村般,在祠堂裏為每位先人放置一塊神主牌,所以春秋二祭時,三棟屋陳氏只會到各先祖的墳前拜祭,而不會在宗祠祭祖。

◆ 邱逸(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香港歷史博物館歷史教育計劃顧問、香港電台歷史節目主持人、近著包括《香港極簡史》。)

逢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