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典」指活買活賣,到期可以贖回。「當」(讀dong3)/「押」指把財物交給人作保證或貸款,也作「典當」、「典押」。在字義上,「按」並無「押」之意;可能由於「按」通「壓」且「壓」有時可同「押」,所以民間也有取「按」作「押」。

經營典當的地點一般叫「當舖」。1926年,香港政府為當舖立法。全盛時期港澳的典當業可以分為「當」、「按」和「押」三種;現時港澳地區絕大部分採用「押」作名稱,內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沿用「當」字作名稱。

典當業是向典當人提供資金周轉的行業。在「典當」(當嘢)的過程中,典當人須把抵押品交由當舖估價貸款,估值一般按抵押品實際價值的某個百分比訂定(通常不會超於一半),然後在「借單」(當票)的限期內保管典當人的財物,亦即約期贖回物品。如果典當人能夠償還借款並繳交手續費,就可以取回抵押品;反之,即「斷當」,當舖就有權沒收抵押品並作變賣。

港澳地區的當舖幾乎每間外牆都懸掛着一至兩個很有特色的霓虹招牌。坊間對這款招牌最通行的描述是「蝠鼠吊金錢」,理據如下:

上半部狀如「蝠鼠倒吊」、下半部是塊「金錢」。由於「蝠」與「福」音同,招牌設計比喻「福加財」。「錢」與「前」音同,有如告訴大家「福在眼前」。

然而上述解釋部分來得牽強。筆者認為以「蝠鼠倒吊含金錢」(簡說成「蝠鼠含金錢」)作描述方可解釋圓滿:

「倒」與「到」音近,「福到」就有福氣到臨的意思。由於倒吊的蝠鼠只能「含」着金錢而非「吊」着金錢,而「含金」正正有帶來利潤之意。

今期的主角是「德榮大押」和「南昌押」。「德榮大押」位於中環德輔道中、「南昌押」則扎根於深水埗,兩者均開設於香港典當合法化之後。「德榮大押」和「南昌押」的經營者是有港澳「典當業大王」之稱的高可寧。兩者是兩棟分別樓高四層和五層的「單邊」唐樓。經營地點用上這個格局一則顯示當舖規模宏大,二則用作抵押品倉庫和員工宿舍,也收保安之效。「單邊」的作用是可附設「側門」,以提供感到尷尬的典當人由此出入。另外放置於「正門」入口的屏風,俗稱「遮羞板」,可防典當人因被路人看見而感到尷尬;屏風另一面是過頭高的櫃枱,讓典當人看不到當舖內部的情況,亦起防盜作用。由於櫃枱高過頭,典當人須把抵押品高「舉」給俗稱「二叔公」的當舖管事人(朝奉);無怪廣東人叫典當做「舉嘢」。

「南昌押」雖被列作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具若干價值,但還未足以獲考慮保存,其外牆那兩個「蝠鼠吊金錢」霓虹招牌卻須清拆,理由是屋宇署將伸出式招牌界定為僭建物。承載着典當業的一點歷史印記就此消失。就這次招牌清拆事件,有保育人士建議有關當局須於保育香港歷史文化、美學價值和建築物安全之間取得平衡,並應容許保留法律上認為潛在風險較低的街道招牌以保留香港舊街道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