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家朗表示,瑞士監管機構的做法,難免令市場質疑AT1債券的機械式觸發框架參考意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瑞銀收購瑞信並未能遏止瑞信引起的風暴,由於瑞信的賣盤作價及全數撇減所有額外核心一級資本(AT1)債券,都是按照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的指示進行,有分析質疑瑞士當局的做法,有違市場對公司倒閉時債券持有人獲賠的優先級別高於股東的做法,令持有此債券的金融機構同樣要減值撥備,造成骨牌效應,有機會引發市場對全球銀行這類「應急可轉換債」(CoCo Bonds,可可債)重新估值。

市場或對全球可可債重新估值

AT1債券於10年前金融危機後在歐洲廣泛應用,一般不設到期日,又稱永續證券。AT1債券與「可可債」一樣是可以「債轉股」,即當銀行資本比率跌至某個觸發點,便會自動換成該銀行的股本,以補充銀行的資本金,債券持有人就變為銀行股東。最新數據顯示,AT1債券市場規模達2,750億美元(約21,580億港元)。

AT1及「可可債」由於有由「債主」變「股東」的風險,故息率亦一般較高,但瑞士當局今次直接將瑞信的AT1債券「清零」,剝奪債券持有人「瑞信債轉瑞銀股份」的機會,引起投資者不滿。

FSMOne(香港)環球債券部經理陳家朗昨指出,AT1債券具備彌補虧損風險,一般而言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跌至某一水平之下(機械式),或是當監管機構判斷發行銀行陷入經營危機時(自主式),便會達到觸發水平,屆時債券持有人需要承擔損失。而這次瑞信AT1債券的本金被撇減,正是由當地的監管機構決定的自主式觸發。

他指,瑞信在去年底時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14.1%,比機械式觸發彌補虧損的保險線(7%)高出不少。然而,瑞信至今並未披露過任何最新的資本充足率數字,監管機構便以自主式觸發將所有AT1債券「清零」,再考慮到是次交易是在監管機構的命令下以瑞信上周五股價的4折強行完成,難免令市場覺得監管機構的權力達到近乎隻手遮天的地步。

救銀行撇減債券令投資者損失

目前來看,監管機構的行為明確反映它們會為了防止大型銀行倒下而不惜一切,甚至會在極短時間內作出撇減債券的決定。此舉彷彿在告訴市場,AT1債券的機械式觸發框架並沒有參考意義,如未來有其他銀行陷入危機,監管機構亦可以隨心所欲地以自主式觸發債券的彌補虧損條款,令債券持有人蒙受損失。

陳家朗表示,看到瑞信AT1債券持有人承受的損失遠高於股東後,大部分銀行所發行的AT1債券均出現大幅下跌,市場難以理解監管機構作出這個決定背後基於什麼原則。如果純粹因為AT1債券的條款中清晰列明彌補虧損機制,而對AT1債券持有人開刀的話,難免令市場對這類債券,甚至是優先權更高的T2債券或具彌補虧損能力(TLAC-eligible)的債券感到擔憂,畢竟難保下次監管機構不會對這些債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