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醫院工作人員正在指引香港患者就診。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18日,香港文匯報記者從深圳市衞生健康委獲悉,2022年深圳新增床位1,920張,新增三甲醫院7家、總數達32家。2023年,深圳衞生健康領域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加快76個重大項目建設進度,重點補齊醫療資源薄弱區域短板,建成市第二兒童醫院、市中醫院光明院區等項目,全年新增床位3,200張以上,提升醫療國際化水平,努力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實現「病有良醫」。

港澳獨資醫療機構達11家

2022年,深圳衞生健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率先實施港澳醫師多點執業,「港澳藥械通」擴大至19種藥品和11種醫療器械,攜手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發布全國首個《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整合型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2022年共完成醫療衞生固定資產投資超230億元(人民幣,下同),加快建設89個衞生重大項目,全年新增床位1,920張,新增社會辦醫療機構27家,港澳獨資醫療機構達到11家。獲批建設兩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成為深圳醫療高地建設新的里程碑。

2023年,深圳將加快醫療衞生重大項目建設。啟動世界一流醫療城市建設項目規劃研究,加快76個重大項目建設進度,重點補齊醫療資源薄弱區域短板。優化衞生健康服務體系,實施基層醫療集團能力提升計劃,實施社康機構服務能力升級工程。

引導港資醫療機構落地前海

落實第二批綜合授權改革任務。粵港澳大灣區遴選2至3家醫院開展《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評審評價,推動出台第二批授權事項清單,支持前海建設國際醫學創新示範區,推動「港澳藥械通」新增3家指定醫療機構,適用藥械品種達到35種以上,加強深港醫學專科培訓中心建設,在12家單位推廣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

提升醫療國際化水平。加快推進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二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香港名醫診療中心(坪山)等深港醫療合作重大平台建設,引導1至2家港資醫療機構落地前海,推動深圳前海泰康國際醫院(籌)和前海人才港、青年夢工廠北區2個國際化社康機構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和康復、護理、精神衞生等短缺領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引導促進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等獨立設置機構規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