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國際研究部 紀春華、吳愷奕
靜態來看,目前港股所有一級行業中,可選消費、金融、原材料、電訊股價走勢仍處於相對領先,同時股價動能也相對強勢,處在第一象限,為近期熱門行業。
綜合、能源、工業、公用事業股價相對落後,但股價動能比較強勢,處在第二象限,股價走勢存在改善空間,有機會在近期出現超額表現。必需消費、地產建築的股價走勢相對落後,股價動能也比較弱勢,處在第三象限,短期內或難有突出表現。醫療保健及資訊技術股價表現仍相對領先,但動能比較弱勢,處在第四象限,未來走勢或趨於落後。
動態來看,過去一個月,電訊及能源業動能改善最為明顯。工業、綜合、公用事業、原材料、必需消費、金融股價動能也出現一定程度改善,但幅度不大。資訊技術及醫療保健股價動能惡化最為明顯,在過去一周也呈現大幅走弱趨勢。可選消費及地產建築股價動能在過去一個月同樣小幅走弱,但在過去一周已經出現部分改善。
港股整體盈利預期下跌
過去一個月,港股指數層面盈利預期出現惡化。行業層面,一級行業2023年盈利預期全部下調,其中下調幅度最高的為工業、房地產、資訊技術及原材料。未來12個月盈利預期也較上期有所惡化,多數行業呈現下調,其中房地產、資訊技術及工業下調幅度最大,通信服務、金融、醫療保健及日常消費僅出現小幅上調。24個二級行業中,僅消費者服務、軟體與服務、食品與日常用品零售出現上調,商業及專業服務、運輸、汽車、半導體產品與設備等出現明顯下調。二級行業中未來12個月盈利預期也出現惡化,僅7個行業出現盈利預期上調。
矽谷銀行(SVB)、瑞信等事件顯示,高利率之下,市場出現黑天鵝事件的概率大幅上升。歐美銀行業流動性危機引發市場擔憂。港股近期也受到負面影響。港股市場資金延續淨流出狀態,過去一個月淨流出規模環比擴大。一級行業中,多數行業呈現淨流出,僅日常消費及原材料業呈現小幅淨流入,非日常消費、醫療保健及能源呈現較大資金淨流出。二級行業中,過去一個月多數行業轉為資金淨流出,其中電信服務、零售業、能源、房地產、製藥與生物科技淨流出量居前,媒體娛樂繼續出現大幅淨流入。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