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 植耀輝
近期筆者身邊朋友最多討論之話題就是AI之發展。ChatGPT及「文心一言」掀起之熱潮相當厲害,有朋友開始每天與ChatGPT展開無聊對話(例如叫ChatGPT作詩,又或問它知否某某人之類)。有跟ChatGPT「交過手」的讀者應該也會對其能力感到驚訝。不過有朋友亦認為,現時GhatGPT之回應錯漏百出,要百分百相信它給予之答案的話十年八載也未必成事。當然,要爭論「AI何時取代人類」之類的話題爭執一整天也未必有結論;但筆者卻忽發奇想,有什麼行業是AI難以取締呢?
人類知識是根據經驗累積再一代傳一代。AI呢?只需數秒便學懂。以自動駕駛為例,系統只需複製有關駕駛數據便瞬即學懂。所以未來可能不少行業會被AI/科技取締。但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之工種則可能仍有可取處,其中之一可能就是理髮師。髮式有落差可能也不是重點,但因為每個人頭形不同,頭髮厚度又不一樣,所以現時實在很難想像如何可安心交給AI去幫自己理髮!當然,或者日後當科技發展至機械人也能擔任家務助理時,理髮亦可能變成簡單任務而已!
外圍環境複雜 不確定性增
說回大市方面。焦點仍離不開矽谷銀行(SVB)倒閉所引發之一連串事件。筆者由始至終仍認為今次事件與雷曼事件本質不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一旦出現以上危機,基本上是與時間競賽,若能盡快將影響範圍降至最小,恢復信心之時間亦不會太久,雷曼事件最終一發不可收拾,官方出手時間太遲是其中一個關鍵。所以今次SVB一出事,財政部馬上出手,足以反映當局相當認真看待今次事件。只是不利消息總是接二連三,SVB後又輪到瑞信,結果又重挫歐美股市以至金融板塊。執筆之時瑞信公布計劃向瑞士央行借入最多500億瑞朗,且看能否緩解投資者之擔憂。
但下周聯儲局議息亦頗值得關注。最新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符預期,鮑老(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按理亦不急於加息,尤其是觸發今次金融危機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與早前大幅加息有關;只是議息結果可能又會對金股匯市場帶來另一波衝擊。
面對如此複雜環境,加上下周尚有包括騰訊(0700)及美團(3690)在內之大型科技業績,預期投資氣氛將變得更為審慎。而港股自從早前接連失守250月線及250天線後,本身走勢已持續轉差,加上以上提到之因素,港股短期只怕「無運行」矣。 (筆者並未持有相關股份)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