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哲倫是大航海時代中其中一位冒險家。圖為麥哲倫塑像。資料圖片

最近又有一款新的手機遊戲推出,把某遊戲公司的經典《大航海時代》重製,讓玩家在大航海時代駕船出海,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不過,大航海時代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大家又是否能概括說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呢?今期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段歷史。

大航海時代,指的是在15世紀到16世紀的一段時間,這時候正值文藝復興年代,同時歐洲政治也是極其混亂的年代。在伊比利亞半島,天主教徒與伊斯蘭教徒已作戰了數個世紀,這場名為「收復失地運動」的戰爭,最終由天主教徒獲勝。

然而,這並不代表威脅解除,北非仍然是穆斯林的勢力範圍,對此,天主教諸王還是需要繼續作戰,而且希望能找到援軍。

巧合的是,中世紀的歐洲流傳着一個名為「祭司王約翰」的傳說。在這個傳說中,在穆斯林國土的另一方,有一位名為祭司王約翰的強大基督教君王,國家富裕強盛,軍隊精銳強悍。基督教諸王亦是這個傳說的信徒,特別是葡萄牙人,因此前往東方尋找援軍,就成為其中一個強力誘因。

另一個原因則實際得多,軍隊作戰需要軍費,而平時從東方來的商品因為要經過穆斯林的國土,被收取高昂關稅,偏偏其中不少成為了西方人的必需品,如餐桌上的胡椒以至各種香料,都要從中東入口,所以尋找一條前往東方的海上通道,實在有其經濟上的吸引力。

政治經濟原因都齊了,就只欠一個願意出資的投資者,而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就是這一個人。在亨利王子的資助下,一支又一支的葡萄牙船隊向南駛去,探索神秘的非洲大陸,並開始連場軍事行動。

數十年間,葡萄牙人把勢力範圍逐步推進,在西非海岸建立貿易站後,又派出迪亞士於1488年通過好望角,然後是達伽馬在1498年抵達印度,再來是「海上雄獅」亞爾布開克攻下果阿與馬六甲。1521年,葡萄牙艦隊到達中國,與明朝水師在香港的屯門爆發海戰,被明軍擊退。後來雙方恢復正常邦交,並於1557年建立澳門殖民地。

不過,葡萄牙的黃金年代並沒有持續多久,雖然他們從東方貿易中獲得大量財富,但國力並沒有增強多少。1578年,年僅21歲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親自率領軍隊到摩洛哥作戰,卻在三王戰役中戰死,由於沒有留下繼承人,葡萄牙因此被西班牙國王強行吞併,加上荷蘭等國的冒起,葡萄牙再也無力奪回其壟斷地位,大航海時代亦翻到新的一章。

◆ 布安東(歷史系博士,興趣遊走於中西歷史文化及古典音樂。)

逢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