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銘 博士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福建省僑商聯合會會長 選委會委員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中共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國人民團結奮鬥,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不斷壯大,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推進強國建設、保障香港繁榮穩定,「人」是決定性因素。習近平主席指出:「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他特別提到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香港寄予厚望。

歷史上,在國家的重大關頭,香港從不缺席。中國式現代化為香港帶來重大機遇,香港優勢明顯,服務「國之大者」角色吃重,大有發揮空間。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一直吸引了許多優秀人才來到工作和生活。國家經濟和科技急速發展,亟需大量人才參與建設,香港也正乘國家發展進步的東風,積極「搶人才」進行各種基礎建設及開拓創新業務。最新落地的「高才通」計劃反應踴躍,其他如技術移民計劃、創新科技基金等也廣受歡迎。

民間也主動出擊。科技園5月將赴大灣區內地城市和東南亞「搶人才」,期望2030年本港科研人才可增至20萬人,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在新形勢下,「搶人才」可以拓寬渠道,措施更加靈活開放,「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培養、引進、留住人才系統與內地取長補短「雙向奔赴」。

兩會期間,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中國的斡旋下,達成歷史性和解,推動整個中東進入重要歷史轉折點。中沙伊三方聯合聲明宣布,沙特和伊朗達成協議,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並啓動相關工作。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和平使者的形象受到全球讚揚。中央致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改善區內地緣政治緊張局面,香港應藉此機會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角色,制定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才來港的新人才策略。

李強總理表示,「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可以說,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香港要善用內地「人才紅利」引入人才,同時將香港國際金融、法律、會計、仲裁人才輸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形成「雙向奔赴」取長補短的互動格局。政策上,如何在培養和引進、配置和留住取得平衡,以促進人力資本良性循環,打破行政區域界限,令區內人才整體發揮最大效能,這些都是擺在特區政府面前的課題。遵循人民求發展、期望過上好生活的意願,圍繞「人才強國」共謀大計、共同發力,也可算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