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甗的功用類似今日的蒸籠。 資料圖片

俗語有言「民以食為天」,可見華人社會對飲食的重視。而原來今日不少視為理所當然的飲食習慣,在古時候並不常見。與此同時,有些習慣卻是遠在數千年前已經出現。人們飲食習慣的轉變,與社會的發展可謂息息相關。

在現代人眼中,一日三餐可說是自然不過,但在古時候,由於資源有限,且人們大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故一般人只有晝、晚兩餐。當然,古時皇帝並非常人,他的吃飯次數也與平民不同。以漢代皇帝為例,因為當時陰陽學說盛行,故皇帝吃飯時間也要與陰陽配合,需分別於少陽(早上)、太陽(中午)、少陰(黃昏)、太陰(晚上)時刻進餐。套用作家楊照的說法,漢代皇帝吃飯時間,並不是考慮是否肚餓或滿足口腹之慾,而是為了盡協調天地陰陽的責任。

除用餐次數外,古代社會的食物供應也不如現今豐富、充足。以肉食為例,雖然遠在商代,社會已出現畜牧業。殷墟便曾經出土不少牛、羊、馬等家畜遺骸,在甲骨卜辭中,也有大量牲畜數目的記載。不過對於商周時期的人們而言,肉食卻是珍貴的食材,只有貴族才能享用,故在當時貴族被稱為「肉食者」。

在《孟子》一書中,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其理想的社會狀態時,便提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即使在孟子的理想藍圖中,普通民眾也要待七十歲高齡,才可享受肉食。這樣的情況固然反映了當時肉食供應的不足,同時也可見社會貧富懸殊的嚴重,肉類是少數統治階層的專利品。

在先秦時期,一般民眾的飲食習慣均十分簡樸。據《詩經》、《墨子》、《淮南子》等文獻所載,他們的飲食主要以穀物、蔬果為主,尤以前者最為重要。事實上,從殷周時代開始,中國人就以種植五穀為生。到了漢代,以五穀為主食的生活習慣便已定型。從商周文物可知,當時人們已經懂得煮粥和蒸飯的方法。例如商代的陶器中,常見的炊器「鬲」便可用作煮粥。人們將米和水一同放於鬲中烹煮,如果水多米少,便稱為粥。反之,米多水少則稱為饘。

至於用來蒸飯的器具,則主要是「甗」。甗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稱甑,用來放置食物;下部稱鬲,用來煮水,兩者以箅相隔。甗的功用類似今日的蒸籠,人們可將食物放於甑,並在下部以火燒水,再利用蒸汽將食物蒸熟。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們的飲食習慣已改變不少。不過傳統以穀物為主,肉食為輔的飲食結構,卻依然沒有太大改變,更成為中西飲食文化的一大差異。因此一部中國飲食史,就恍如一部社會史、文化史,是我們理解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資源。

◆ 林永堅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