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趙陽深入香港各階層 對香港很有感情。
◆趙陽(左3)關心青少年 協助香港漢華中學邀請著名台灣水彩畫家張偉鈺於下午到校開展講座,為初中及高中視藝學生介紹水彩藝術。 Herman攝

外來者對於一個城市的觀察視角來說,是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出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趙陽,和香港的淵源很特殊:「我對香港的好奇心是來自我的父親,他總是告訴我,香港對於祖國來說是一個怎樣好、怎樣特別的城市。」他口中這位對香港讚不絕口的父親,其實一次也沒有親身踏上過這片土地,「或許正是因為這種遺憾,我對香港的感受便一直是神往的。」◆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時間退回到2005年,內地往香港的個人遊剛剛開始,趙陽終於第一次有了機會來到這個他想像了千萬次的城市,香港的人文素養、五光十色的現代化給了他強烈的衝擊,「我暗下決心,雖然一時來不了工作或者長期居住,但是我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城市。」

十年間孜孜不倦的探究

從2005年到2015年這10年時間裏面,趙陽每一個周末都會來香港,「但是不是為了來買個東西、打個卡、吃個有名的餐廳就回去了,我要求自己無論如何是要住兩個晚上,星期五來了之後住一晚,周六住一晚星期天晚上再回去,所以說香港的18區也好,多少景點也好,我都走過了。」在來香港工作之前,趙陽對香港的熟悉程度已經不亞於許多本地人。

從那時候開始,趙陽便已經開始動筆描繪香港,「我很喜歡在賣海產品批發的那種小巷子裏面走一走、聞一聞它的味道,看一看那些生活中的人,比如工人,他們每天上午上貨、下午卸貨的時候,狀態都是不一樣的,就連貓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一個街區一個街區走來,我發現港島有港島的味,九龍、新界有各自的味道,離島有離島的風光。」

於是,很快地,趙陽便將這些細膩的感受集結成書,陸續有了《香江記趣》、《香江四季》、《香江自在》及《香江憑闌》這四本「情書」。《香江記趣》與《香江四季》由散文組成,是他對香港社會底層人物及市井生活的觀察和體悟,富有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筆法簡練但十分生動。

定居香江 身份轉變後感受不同

在來往內地與香港的十年後,趙陽總算有了機會來到香港工作、生活,徹底與這個城市融合起來。即使已經接近它如此之久,趙陽始終對香港有一種新鮮感,「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歡一個城市,你心裏始終是愛着它的,你始終覺得這個地方是你的餘生想要度過的城市時,那麼它對你來說始終都是有一種神秘感的,包括現在我仍然還是覺得如此。」

之後的7年間,趙陽漸漸覺得自己從一個「外來者」變成「融入者」,「有一段時間會覺得自己已經是本地人了,但我嘗試去和在地的許多人打交道,發現大家對事物的看法還是有不同之處。」但他經已適應某一種恰如的分寸,既不將自己扁平化,亦不會對這個城市沒有邊界地寵愛。

於是,這種介於融入者與在地人之間的身份讓趙陽能夠更加自洽地去繼續描寫、觀察,「用融入者身份去觀察這個城市,去記錄它,然後把這些美好的東西呈現出來、發表出來,給更多的喜歡香港或者對香港有興趣的人,甚至說他可能沒有興趣,但是他也願意去偶爾了解一下的人,由我去告訴他這個城市是非常好的,很多細節的東西並不是說外面看到的或者聽到的那樣,所以我就轉變了這樣的思維。」

逐漸對香江形成社會責任感

成為了一個融入者之後,趙陽覺得自己逐漸希望為這個城市做點什麼,「要從作家的群體裏面來講,為這個社會發光發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但是如果更進一步,就是帶動香港的青年人提升文學修養、提升中文的領悟力。」

由此,他便開始兼職從事教師工作,「我現在在教大也有課。」《香江憑闌》便講述了趙陽作為一名客座專家教授,與香港中學生之間發生的70個故事,反映當下香港中學生風貌的同時,更對教育方法、跨代溝通有獨到的思考。

香港的文化獨立性

近些年,香港總被詬病文化的消逝與缺失,趙陽認為這是必然的,但並不應當被討伐:「它不衝突,我覺得融入不要老是去講文化融入,因為文化本身已經融入了,外行的人才去講,說香港要跟隨大灣區了。西方的文化在這地方融入已經很好了,而大灣區的開放或者說大灣區一體化是指經濟,或者依靠內地廣闊的腹地,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他認為回歸並不對文化產生負面影響,「原來有種觀點是要三步走的,主權回歸、所謂的政治回歸也好,最後是真正的人心回歸。」趙陽剖析道,「需要的不是強硬地捨掉哪些東西,接受哪些東西,我覺得這是一個時代去選擇的結果,也是一個社會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