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連日表決決定了國務院總理和國家機構新領導層。各方意見認為,新的國家領導層年富力強,有豐富履歷、工作實績和經驗,能夠領導我國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健發展。中國的發展前景、韌性和確定性,對穩定和推動全球增長具有重要意義,香港在國家新的發展階段擔當獨特角色,只要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必定風光無限。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家各方面發展的具體目標和方略。中國經濟的增長目標是根據自身經濟周期特點和實際需要設定的,是與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相適應的,將確保中國繼續擔當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從今年前兩個月情況看,市場預期正在改善,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2.6%,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也調高了對我國的經濟增長預期。鐵路貨運量、發電量、人民幣貸款餘額等經濟指標均出現好轉勢頭。

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對全球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求,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在全球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一如既往支持多邊主義,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全面深入參與世貿組織改革談判,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因此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和不斷升級,對世界各國和全球性企業都非常重要。

過去三年,中國雖然經受了疫情衝擊,但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和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仍然連年保持增長,服務業開放水平持續不斷提升,繼續堅持舉辦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國際展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這一切讓外資看到了中國信守開放承諾、與世界共贏的誠意和融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所帶來的機遇。中國經濟的吸引力來自超大規模市場的基本面確定性,更來自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政策環境確定性。隨着疫後復常的不斷推進,我國各項經濟活動全面復甦,將給全球企業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

當然,中國經濟仍面臨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發展環境非常複雜。首先是國內經濟運行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的矛盾和問題。其次是面對國際科技競爭和外部遏制打壓的嚴峻形勢,我國必須加快科技創新的速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此,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擴大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引進外資、幫助中國企業走向國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獨特作用。香港各界應該深刻學習領會兩會精神,提升服務國家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意識。在國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香港要全力向世界搶企業、搶人才,要竭力提升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更深、更廣、更好地發揮參與者與貢獻者的角色。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