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ChatGPT來勢洶洶,如記者之類的媒體人更是人人自危。到底ChatGPT是人類的幫手還是敵人?李勁華就認為現階段ChatGPT仍有很多局限性,對就業的威脅仍然有限。
局限以現有資料組成答案
「ChatGPT有幾個限制,不會贏到人類:第一,創意方面,它的創意只是基於現有的資料再去組合出來,無法如人類般完全不基於以往,憑空去思考;第二,感情方面,人類在寫文時抒發的情感一定比ChatGPT強;第三,判斷方面,ChatGPT現時不會做任何判斷,道德、倫理及宗教都是不會談及。」他說。
不過,ChatGPT對工作職位也不是完全沒有威脅性,李勁華指,如果真的要數被淘汰的高危職業,可能是一些沒有創意的文字工作,如一些純人手的工序,如數據輸入員等。他認為,ChatGPT的確可以幫到企業數碼化轉型,「全世界都只是用了幾個月,希望大家盡量去接觸及學習,這有助使用率及滲透率。」
對於會否有人特地「教壞」ChatGPT令它給出錯誤的答案,李勁華則認為不用太擔心,因為ChatGPT的語言模型是由開發公司訓練的,不會開放讓人隨便去編改。此外,普遍人們對ChatGPT有兩大誤解,以為它能提供一個正確答案,及以為它有邏輯推理的能力,其實ChatGPT遠未到如此「智能」的程度,故不時會爆出ChatGPT錯得離譜的笑話。因此,他建議,在使用ChatGPT時不要完全相信其答案,要自己翻查及驗證,因為即使是Google,有時也會提供一些「釣魚網站」,用家宜自己注意。
部分行業需制定使用指引
有大學禁學生用ChatGPT做功課,他認為某些行業的確需要制定指引,例如教育及公共服務,亦需要訓練,「它只是一個文字生成的AI,它不懂得思考,連使用者也要被訓練如何有效地使用,未有指引及訓練下去使用,可能會有某些負面情況發生。」但他補充,舉凡一項新科技的出現,都要以實際的應用去升級修正,最終目的都是要發揮它好的一面,讓它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完全禁絕不是一個好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