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油井數量漸減 全球石油市場影響力下降

美國頁岩油生產在過去10年大幅增長,令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但《華爾街日報》指出,這股頁岩油熱潮正在消退,表明頁岩油增長時代正接近頂峰,原因除了成本上升引致石油公司減產外,更大原因是大型油井的數量逐漸減少。隨着美國石油產量減少,意味在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力亦持續下降。

橫跨美國得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是美國最主要的頁岩油開採區,然而這裏以水力壓裂法進行開採的頁岩油氣生產商,開發出的大型油井數量愈來愈少,顯示它們正耗盡優質油井資源。根據《華爾街日報》看到的數據,頁岩油公司最大和最優質油井的石油產量正在減少,表明該盆地正開始進入產量平台期,重演已在其他更成熟的美國頁岩油產區發生的一幕。

重新開始依賴外國能源

本周在休斯頓舉行的一場重要石油業會議上,行業高管們提到頁岩油開採停滯不前的情況,稱這意味着美國將重新開始增加對外國能源的依賴,對美國大型油氣公司而言,未來將面臨更多挑戰。康菲石油公司行政總裁蘭斯說,「世界正回到我們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所處的情形。」

根據分析公司FLOW Partners LLC的數據,去年在二疊紀盆地特拉華州部分鑽探的油井中,最好的10%油井產量較2017年峰值平均低了15%,同時每口油井的平均產量按年減少6%。

曾經蓬勃的高產區出現萎縮,對全球石油市場有着重大影響。幾年前,全球石油市場還可指望快速增長的美國石油產量,來緩解供應鏈干擾和需求上升的影響。業內高管表示,如果不能實現成功的勘探或技術進步,預計該行業的庫存限制,最終會促使各公司開採質量較差的油井,而只有在高油價的情況下,這些油井才能吸引投資。

投資者削支求更高回報

美國石油產量從10年前的每日約720萬桶,上升至新冠疫情前的每日約1,300萬桶高位,但去年產量增幅只是2017年至2019年頁岩油全盛時期年均增幅的三分之一,也尚未恢復疫情前水平。美國在疫情後的原油生產恢復相對緩慢,受通脹及成本上升影響,已有5間頁岩油生產商考慮自今年起縮減鑽井數量。

產量放緩的主要原因還包括投資者對公司施壓,要求縮減開支並限制增長,以獲得更高回報。與此同時,特拉華盆地油井生產表現減弱也導致產量趨平。根據能源情報署數據,美國去年的產量增速,只是許多市場人士最初預期的一半,預計今年增速也差不多。

最近油井產出的減弱,引發高管和投資者對該行業增長潛力的擔憂,並促使一些公司考慮於今年合併。雪佛龍和戴文能源等把二疊紀盆地作為自身未來計劃核心支柱的公司,去年主要油井的原油產量均比前一年減少。雪佛龍是二疊紀盆地最大的土地持有者之一,在得州卡爾伯森縣擁有當地最多產的一些油井,但該公司去年在當地投產的油井,產量預計最終將比2018年投產的油井平均少42%。雪佛龍行政總裁沃思稱,儘管二疊紀盆地仍有一些地區未被開發,但美國頁岩行業10年前那種產量增長和鑽探活動不太可能重現。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