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補貼條款過多勢增企業運營壓力
美國商務部日前頒布依照《芯片與科學法案》的補貼申請新規,其中的連串要求讓半導體產業先進的盟友韓國感到非常不滿。《華爾街日報》前日報道稱,韓國政府和業內分析人士都批評相關補貼附加條件過多,勢必加劇企業運營壓力。報道分析稱,韓國對補貼條款的抵觸,足以顯示美國一面試圖保障本國利益,還要說服盟友合作抗衡中國,將會面臨巨大挑戰。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李昌洋稱,美國政府的芯片補貼計劃要求非常複雜,「相關補貼有許多不同尋常的條件,與我們通常為外國投資提供的補貼完全不同。」李昌洋直言,如今美國利率和通脹水平仍處於高位,美國政府還要求企業滿足兒童保育等多項要求,只會推高韓企在美本就高昂的投資成本。
三星電子SK海力士進退兩難
韓國政府官員和行業分析人士也稱,面對上周公布的補貼申請條件,韓國最大兩家芯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都有些進退兩難,無法決定是否申請這筆聯邦資金。三星和SK海力士都提到,公司會評估這些條款,但並未表明會否提出申請。
報道指出,美國政府要求獲得超過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補貼的公司,要為項目員工和建築工人提供兒童保育服務。不過分析韓企在美投資發現,三星正在得州建立一間斥資170億美元(約1,334億港元)的芯片工廠,SK海力士也承諾在美投資150億美元(約1,177億港元)。政策分析人士批評稱,若只獲得相當於投資額約1%的補貼,就要額外付出保育成本,勢必加劇企業運營壓力。
許多韓企也在中國市場發展多年。報道提到,三星在中國西安建有一間芯片工廠,在中國蘇州還有一間芯片封裝工廠。SK海力士也在中國無錫運營芯片工廠,還通過2020年達成的交易,擁有英特爾在中國大連設立的閃存芯片工廠。
不能在中國擴大半導體產能
若三星及SK海力士接受美國政府補貼後,10年內都不能在「特別關注國家」擴大半導體產能,相關韓企自然要仔細衡量利弊得失。
美國去年10月頒布措施,限制芯片生產廠商向中國出口先進生產設備。雖然韓企獲得一年豁免,但許多企業仍在擔憂豁免期結束後的安排。負責工業和安全事務的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埃斯特維茲上月曾透露,美國可能會對這些企業在中國的芯片生產技術先進程度設限,變相影響企業經營中國市場。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前日則表示,通商交涉本部長安德根本周將赴美與美國政府高層官員會晤。該部強調在會晤期間,韓方會提出李昌洋在講話中概述的相同觀點,並強調如果美國想穩定和推進其半導體供應鏈,必須與韓企合作。◆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