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在我們國家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時候,針對人才的培養是中央及特區政府未來的重點工作方向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在2035年建成人才強國的奮鬥目標,所以在人才的培養上香港更應該緊跟國家發展步伐。研究推進內地與香港專科學歷的相互承認,可以為更多兩地學生提供多元化發展機會,對於兩地的人才培養有着莫大的推動力。

過去一段時間,香港和內地相關部門多年來持續推動個別專業的資歷互相認可。自2019年教育局與廣東省教育廳簽署《粵港資歷框架合作意向書》以來,為配合近年粵港澳大灣區的急速發展,香港教育局、資歷評審局等相關機構一直持續與廣東省有關當局共同推動兩地的資歷框架合作。直至於2022年初,評審局接受廣東省有關當局邀請,為資歷框架合作的相關問題提供為期兩年的諮詢服務,以支持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的發展。該諮詢服務包括協助建立質素保證結構、評審標準和評審程序、試行評審活動,以及制訂建立資歷花名冊的引導等。這些措施為兩地資歷互認架構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3年,香港特區政府針對副學位的定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果認為副學位在培育人才中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若能進一步擴大副學位到內地升學的名額,不僅有利於拓展香港副學位的發展前景,更能推動香港、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國家整體的蓬勃發展。現時,在副學士互認方面,兩地於2004年簽訂的《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中,並沒有涵蓋副學士資歷。

因此我們希望國家教育部加快與香港探索副學位資歷互認的可行性,促進兩地人才互通;在擴大副學位內地升學的學校數量方面,參考內地措施「專升本」安排,容許港生讀第三年本科,若這一計劃擴大至更多的學院,將擴闊副學位學生的出路;在加快兩地人才資歷相互認證方面,資歷互認是推動高質量人才發展的重要環節,所以加快更多行業的資歷互認,可以幫助兩地不同行業資歷框架的基礎建設,以及探索進一步合作的空間,讓兩地不同行業的人士都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