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 港區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教聯會主席

全國兩會是一年一度的國家盛事,宛如春風拂面,也在香港市民心中生發出無限喜悅與期待。昨日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看望了出席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港澳全國政協委員。夏寶龍希望各位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廣泛凝聚共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好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為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國家現代化建設邁向新征程,香港在由治及興進程中快馬加鞭,教育界亦開始「再出發」。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更應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推動香港教育加強與內地教育的交流合作,促進香港人心回歸,以利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社會進步、兩地共贏發展增添新動能。對此,每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都責無旁貸,應全力以赴。

香港的教育任重道遠。擴大兩地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教師專業質素和職業操守,推進國民教育、幫助青少年增加國情認知並培育愛國價值觀,這些都至關重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當齊心協力,同時也要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

擴大兩地教育交流合作

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保持着教育的獨特優勢,尤其是高等教育,香港有5所全球百強大學,且高度國際化。在國家教育部支持下,本港大學陸續於大灣區其他城市開展合作辦學。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於珠海合辦聯合國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合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也已正式運作。此外,城市大學、都會大學、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也在積極推動。政府要大力扶持這些合作辦學項目,在管理制度上大膽創新,為兩地教師交流、學生交換、科研合作等事項創造寬鬆和便利條件,使其發揮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戰略的支撐作用。

長期以來,特區政府推動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教聯會積極參與和配合。這是兩地學生和教師交流互動的平台,對香港學生增長見識、了解國情助益良多,至今已有2,100對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要珍視現有成果和取得的成效,學校間須進一步加強交流,將其規範化、長期化,讓更多學生和教師參與其中,並建立一個更好的機制,在線上和線下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項活動。

重視教師專業培訓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要立德樹人,培育學生品德,增加對國情認識,養成愛國價值觀,教師的質素和專業水平就不容忽視。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要持之以恒。香港社會對教師的專業操守非常關心,教育局也推出了教師專業操守的指引,採取了很多措施。相信老師對自己各方面都有嚴格要求,政府和學校也會加強培訓,以確保符合資格要求。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擴闊了教師執業渠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研究開放港澳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然而,許多老師反映,以上程序頗為繁複,普通話水平要求嚴格,而且還要到內地考試。若可將機制靈活調整,將考核程序理順優化,建立豁免機制以及兩地互認資格,將可推動更多香港老師到內地教書育人,服務國家。期望國家能作出適合的政策安排。

借助內地資源推進國民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的七一重要講話指出:「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國民教育責任重大。作為香港學校教育重要一環,國民教育其中核心是愛國價值觀的養成。推動愛國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是香港社會的期待,也是國家的期待。內地愛國教育資源豐富,可以充分利用。

如果能從國家層面更好地規劃,提供香港學校更多考察交流的機會,必將有利於提升香港青少年對國家建設和發展歷程的感受和認知,使國民教育發揮出更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