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今年度財政預算案格外受到社會大眾關注。相信這與經歷了3年疫情,市道長時間低迷後,人們期待香港重新上路,民心能得到安撫有密切關係。與此同時,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陰雲密布,市民希望預算案能夠推出有效應對措施,以獲得信心。

預算案採取了「中間偏鬆」的財政姿態,考慮了社會休養生息的需要之餘,也着眼未來盡力重振經濟。

積極照顧普羅市民和為基層紓困,提振社會整體的信心活力,是香港全力發展的契機。本年度預算案推出多項惠民措施,包括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寬減薪俸稅上限6,000元、繼續發放電費補貼及交通補貼、增加子女基本免稅額至13萬元、為參加2024年DSE的考生代繳考試費等,體現了政府關顧民生,滿足了市民的期望,有助於安定民心,也有助激活消費市場。

與此同時,針對香港經濟復甦剛進入初始階段,預算案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支援措施,包括寬減差餉和利得稅,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等等,希望為企業固本培元,強身健體,是適當之舉。

香港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是香港各界的利益所在,也是未來民生改善的最大基礎。預算案強調高質量發展,為推動香港創科發展預留大筆撥款,包括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通過制度優化、政策革新以創造新動力,促進綠色低碳科技及產業發展,邁向綠色轉型。其中數字化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帶來了整個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變化。

「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是推動各種新產業發展、解決土地問題的重要項目,市民對此十分期待。預算案對這兩個項目有較為詳細的介紹並提出發展方案,讓市民感受到這些巨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增強他們對香港前景的信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測香港經濟在今年會明顯反彈,全年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而在2024至2027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3.7%,高於疫情前十年的2.8%的趨勢增長。就當前複雜的國際經濟局勢而言,這是一個較為進取的預測。不過香港有諸多條件來實現這目標,因為香港在對接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大灣區會更有作為。本屆政府將「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有機結合,強政勵治,善政為民。如果加上全社會對發展達成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香港明天更美好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