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最長留港30日 可多次往返 促灣區人才技術高效流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廣州市6名科研人員20日獲發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成為了內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下稱「人才簽註」)實施後首批獲此簽註的人才。拿着新鮮出爐的簽註,科研人員開心地表示,以後港澳交流活動可以說走就走,將更好地滿足灣區內人才之間交流交往的需求和期待,促進灣區人才與技術的高效流動。
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等交流活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決定,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新政實施首日在廣州南沙舉行了首發儀式,廣州市6名科研類人才首批獲發往來港澳人才簽註。
香港與內地科研合作非常密切,內地科研人員經常需要到香港參加各種交流活動,或者是針對項目展開研究探討等。在人才簽註新政實施之前,他們大多使用旅遊簽註,單次往返,每次最多逗留七天。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物聯網研發部副總監王周紅是首批獲得人才簽註的六人之一,他表示,拿到人才簽註後再也沒有簽註過期的焦慮了。最長逗留30天,可多次往返,對於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可以省去了辦理簽註的麻煩,來去自由度更高。
說走就走 便利異地短期合作
「作為首批人員,我感覺很榮幸,也很激動!當我們聽到這個政策出台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廣州先進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姬婧表示,好的想法往往來自於思維碰撞,科研不能閉門造車,新政策實施之後「我們有了更充裕的時間,從而更深入更充分交流我們的科研成果和想法」。
廣州先進技術研究所教授級高工宋宏臣也透露,以前遇上臨時出差去港澳的任務,辦理港澳簽註時間非常緊迫,對於參加內地與港澳學術交流活動的學者而言不太方便,新的人才簽註措施可以為異地短期合作提供便利,促進灣區人才與技術的高效流動。
據介紹,辦理人才簽註只需提供有效期內的港澳通行證、單位出具工作證明和個人職稱證明,非常方便。如今簽註在手,姬婧開心地表示:「對於在港澳的科研交流活動,我們現在可以隨時說走就走了!」
粵籍人才辦簽註只需7工作日
廣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黃月玲介紹說,廣東省內戶籍人才申請辦理人才簽註只需7個工作日,手續也很方便,將對灣區人才交流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下一步,廣州市公安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等交流活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
東莞為港企提供上門辦理服務
聚集了大量港企的東莞,當日也第一時間舉行「東莞人才簽註政策宣講會暨上門服務活動」,東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點對點」為8家在莞企業、機構提供「送新政上門」服務,向企業、機構宣傳解讀人才簽註新政,並通過組織上門服務專場活動,獲得企業一致好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