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馬蘭戈尼」傳輸系統,溶液底部液滴中的物質以絲狀物的形式向上方的液面傳輸。 影片截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大學聯同法國研究人員的團隊,於流體力學範疇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在雙水相系統中開發出一種三維的「馬蘭戈尼」物質傳輸體系,透過新系統,物質可從液滴以規律性方式傳輸至液面並且有序鋪展,為開發革新性自動紡絲系統提供嶄新思路,並具備潛在生物應用價值。

馬蘭戈尼效應是物質在液體界面從低表面張力向高表面張力區域傳輸的現象,由物理學家James Thomson於1855年首次提出,物理學家Carlo Marangoni其後對效應作深入研究。自然界中許多定向傳輸過程,都是源於馬蘭戈尼效應。

港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岑浩璋率領的研究團隊,將液面的馬蘭戈尼效應與溶液的馬蘭戈尼對流有機結合,開發出一種持續式「馬蘭戈尼」傳輸系統。該系統的驅動力源於鹽(CaCl2)與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表面張力梯度,傳輸過程在三維方向上進行,包括溶液底部液滴中的物質以絲狀物的形式向上方的液面傳輸、絲狀物在液面下方發生屈曲現象,以及絲狀物在液面展開形成費馬螺旋。

有關系統由聚乙二醇和葡聚糖水溶液組成,屬雙水相體系,因其簡易與生物兼容性獲研究人員關注。論文第一作者岑浩璋團隊博士後研究人員肖陽補充指,研究中沿用了雙水相系統,能保障CaCl2於液滴與周邊溶液自由傳輸,更具備潛在生物應用價值。

相關結果已於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並獲選為編輯推薦亮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