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間組合式過渡性房屋項目「南昌220」今日會進行拆遷工程,有關模件將搬到大埔的過渡性房屋重用。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香港首間運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法興建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南昌220」去年11月結束後,今日會進行拆遷工程,有關的模件會搬到九龍樂善堂位於大埔的過渡性房屋重用。「南昌220」雖曾協助94個住戶共175人改善居住環境及生活質素,但由於租約只有短短2年,其間僅有24戶成功「上樓」,不少住戶要大費周章入住其他過渡房屋,更有住戶要重返劏房生活。有同樣推出過渡性房屋的團體認為,由於租約期太短,未能完全改善基層家庭的居住環境,而其他過渡性房屋項目也面對同樣問題。總結有關項目經驗,他們建議盡快放寬過渡性房屋租住年限至5年,與「簡約公屋」看齊,最好容許住戶住到「包上樓」。 

「南昌220」是本港首個組合社會房屋,以永久性住屋標準建造,使用期可長達30至50年,建築組件易於拆卸及重新裝嵌。該項目於2020年8月推出,提供89個1至3人單位。

有關的土地由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借出,而項目由多個機構聯合推行,房屋局及發展局在政策及建築技術層面上提供支援,關愛基金資助購買及興建組合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項目營運,由東華三院提供社會服務。

94戶僅約25%獲分配公屋

由於土地使用年期只有5年,扣除建造及申請等時間,租期至去年9月完結,最後一戶已於去年11月遷出,但僅2年的租住期,不少人都認為太短。據統籌該項目的社聯所公布的資料,截至去年11月,在所有「南昌220」住戶中,僅24戶獲配公屋(25.5%)、59戶遷往其他過渡性社會房屋(62.8%)、11戶(11.7%)遷往私人住宅單位,相信有住戶要遷回劏房單位。有人認為頻繁跨區搬遷,對有子女的家庭影響頗大,學童需要面對轉校及重新適應環境等問題。

本身有為基層提供過渡性房屋的社區組織協會,其副主任施麗珊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表示,對「南昌220」拆卸事宜早有耳聞,社協此前亦協助過部分住戶尋覓新居所,個別人士因為要跨區搬遷而不太情願,惟最終還是因為居住環境而選擇入住其他過渡屋,「有一位街坊因為分配不到其他地方,最後要去大埔(過渡屋)。一開始他很不願意跨區,但沒有辦法,總好過在外面租劏房, 最後還是接受了。」

租地5年2年建屋最多住3年

對坊間普遍不滿的租住期過短問題,施麗珊指出,作為首個「組裝合成」的過渡屋項目,「南昌220」開創先河,還有諸多合作方,需要經過層層審批,故能夠理解前期準備時間較長,且有關土地本身屬於商界所有,有另外的用途,惟希望其他過渡屋項目可以更長壽,「其實MIC建築真的開工興建是很快的,根據社協運營的經驗,9個月到一年已經可以建好,比較困難的是前期的設計、圖紙確認等。」

她表示,目前不少正在運行的過渡性房屋都面臨租住期短的問題,「比如政府批給運營機構這塊地的年期是5年,但經過1至2年時間才起好樓,滿打滿算,租客最多也只能住3年,有的項目亦限制了租客最多只能租住3年,不少人沒辦法在3年內上樓,就只能再搬遷。」

總結「南昌220」這項先導計劃和其他過渡性房屋的經驗,施麗珊建議過渡性房屋的租住條款,應與政府興建的「簡約公屋」看齊,即土地使用期為7年,扣除2年建造時間,允許入住的基層家庭能租住5年,讓更多租戶有較長時間等候「上樓」,無須再另覓居所搬遷之苦,若土地容許更長的使用期,最好可讓住戶一直居住直至獲配公屋,而社協已向房屋局反映了有關的建議。

特稿:舊租客盼在固定居所安度晚年

年近八旬的劉先生是「南昌220」舊租客,一家三口去年7月已從該處遷出。由於仍未獲編配公屋單位,他們唯有入住元朗江夏圍村的過渡性房屋,幸而近期獲房屋署通知「上樓」有望。他慨嘆「搬來搬去」的日子終於有了盡頭,希望在固定居所安度晚年。

劉先生 資料圖片

遷入元朗過渡房屋

談到入住及搬離「南昌220」的經歷,劉先生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他數年前從中山返港,一家人居於深水埗的劏房單位,後來透過社工得知可以申請南昌的過渡屋項目,遂決定一試。由於申請時已知道租期僅有2年,但為改善環境,其後也如期遷往該過渡屋,「話到明只畀你住2年,唔少人(劏房鄰居)因為租住時間太短唔願申請,我就唔係呢種心態,有2年住咗先算。住劏房嘅酸甜苦辣我已經體會過喇,實在唔想再試。」

他在租約期滿前一度十分擔憂,怕未有居所安排而要遷回劏房單位,直言「害怕由天堂返回地獄」,但最終有其他過渡性房屋收容。對「南昌220」今日拆遷,劉先生態度豁達:「一個臨時住所,不是自己層樓,又不是祖屋,拆就拆了。」

劉先生表示,「南昌220」項目結束前半年,他在社工的幫助下一家申請了元朗江夏圍村的過渡性房屋,結果順利入住。雖然遷往元朗較偏遠,幸一家也沒有較高的外出工作需求,「我退休多年了,太太平時做兼職,不是每日都返工,兒子在讀大學,沒有必要一定住在市區,沙塵滾滾,空氣也不好。」

他憶述居於「南昌220」時,每每巴士經過時會感覺到房屋震顫,開窗透氣也有不少塵埃飄入屋,不易清潔,江夏圍村的環境則更清幽宜人,其實交通也不麻煩,「江夏圍村這邊也開了很多巴士線,35分鐘就能到深水埗,不過去元朗市中心也是30分鐘左右,都可以接受,而且租金也比南昌更便宜。」

一家「上樓」有眉目

劉先生還透露,不少「南昌220」住戶都選擇遷往元朗,大家見面時會互打招呼,「據我所知,至少有8伙搬到江夏圍村,3伙搬到同心村。」雖然目前劉先生一家「上樓」已有眉目,但他不希望其他輪候公屋人士再經歷類似的波折,希望特區政府延長過渡性房屋的租期,減少住戶搬遷次數。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