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客運航班取消「五個一」限制,航站樓內旅客人頭攢動。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最近的國際旅客人數可以說每天都是一個新高度。」 自2023年1月8日起,「乙類乙管」措施落地,國際客運航班取消「五個一」限制,國際航線市場呈現加速恢復趨勢。浦東旅客服務中心副總經理顧明笑言,最近是愈發忙碌了,「瞬時工作量幾乎和疫前持平,整個人都回到之前『打了雞血』般的狀態」。

顧明是行業內的「老人」了,可以說是見證了浦東機場建成投入使用,目睹過出境旅客量達到歷史巔峰,也經歷過疫情影響下的「冰點」,如今正體驗着陸續回歸正軌的快樂。

對旅客來說,地服人員的工作最直觀的就是辦理登機牌、辦理旅客行李託運、登機口檢票等。在疫情爆發前,顧明的工作生活節奏非常快,每天都是「打了雞血」般的狀態,「那個時候,凌晨五點半開始,直到下午一點半前,值機櫃枱前都是『人龍』,全部排滿。」

2020年1月,東航浦東樞紐迎來了旅客出行歷史最高峰。「單日出港破五萬,中轉破一萬。」顧明表示,萬萬沒想到,疫情爆發了,直接從峰值跌落至「冰點」。國際客運航班施行「五個一」措施後,浦東機場的客流量肉眼可見地驟減,「彷彿一瞬間回到了浦東機場剛剛開航的那個時候。」

「瞬時工作量幾乎與疫前齊平」

如今,隨着「乙類乙管」政策落地見效,國際客運航班取消「五個一」限制,國際航班已開始穩步增加。雖然班次還遠未及疫前水平,可對顧明來說,工作並不輕鬆。「雖然班次和總人數少,但現在幾乎每個航班都是滿員的,所以我們的瞬時的工作量幾乎和疫前齊平。」不過,樂觀的顧明打趣道,逐漸增加工作量的同時,得益於目的地防疫政策「版本」的減少,工作也有變輕鬆的部分。「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要熟記國內各個城市的不同政策,而且一直在變化,現在只要記住不同國家的政策就好,這可少了不少工作量呢。」

另一邊,剛剛奮戰完為期40天的春運,東航地面服務部外航服務中心的黃靈靈已轉身投入到新一階段迎接航班換季的準備任務中。「感覺今年我應該可以回到虹橋機場T1航站樓了。當初以為就只是出來支援個半年一年。沒想到,三年的時光就這麼過去了。」

因疫情轉浦東機場支援三年

時間回到三年前,根據疫情防控需要,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自2020年3月25日零時起暫停所有國際、港澳台的進出港航班業務,並將虹橋機場此前所有國際、港澳台航班轉場至浦東機場運營。在此期間,東航結合虹橋機場T1航站樓100餘名員工的自身特長和意願,安排大家至浦東候機樓綜合事務、外場協調、值機員、貴賓室等各個崗位,在穩崗保運行的同時,有效充實了公司各一線服務單位的運行保障力量。正是2020年3月25日當天,黃靈靈從虹橋機場T1航站樓轉場到浦東機場,開始投入到東航國際航班以及東航代理的外國航空公司航班的地面服務保障工作。

近期航班慢慢恢復後,虹橋機場T1航站樓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重新開廳的各項工作,持續關注代理航司復航計劃,市場和運行加強聯動,提前做好業務量和人員配置的評估測算,積極開展相關的人員招聘情況,合理規劃人力配置保障資源,確保航班運行保障順利。「眼下春和景明,萬木爭榮,我們的航班忙起來了,日子滿起來了,生活才有盼頭。」黃靈靈開心地笑着,繼續投入到她日復一日所熱愛的工作中。 ◆香港文匯報記者 夏微 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