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亥俄州有毒化學品外洩事故造成嚴重環境污染,聯邦與州政府的應急措施錯漏百出,更讓事故危害雪上加霜。馬薩諸塞州海事大學應急管理助理教授蒙塔諾指出,從事故發生後的強制疏散安排,再到危機公關的訊息透明度,美國當局都明顯安排失當,民眾對當局自然會失去信任。
「拘捕未撤離居民」惹反感
蒙塔諾強調,遇到類似今次事故的緊急狀況,當局必須立即組織民眾疏散。然而統計顯示事發最初72小時內,或有多達500名附近居民都未有撤離。當地警方情急之下,居然搬出「拘捕未撤離居民」的「殺手鐧」,當然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蒙塔諾分析稱,民眾不願及時撤離,根本原因是當局溝通效率低下。當民眾諮詢「臨時庇護所會否收費」、「庇護所會否24小時開放」、「殘疾人如何出行」、「如何照顧自家牲畜」等問題時,州政府幾乎都未提供詳細答案。部分州政府下轄部門還一度宣稱,事故地點附近空氣與水源「沒有被污染」,前後矛盾的資訊更引來民眾質疑。
待到事故發生一周後,聯邦及州政府仍未解釋清理污染物的具體進度。對於民眾擔憂事發地附近氣味刺鼻、呼吸後感到身體不適,當局卻要民眾自行就醫,解決方案聊勝於無。蒙塔諾還提到,俄亥俄州政府選擇讓涉事火車所屬的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而非州政府主導危機公關,反而刺激民眾的不滿情緒升溫。
蒙塔諾最後指出在危機公關中,當局需要與民眾真誠溝通,提供清晰完整的資訊和後續指引,否則就像今次事故一樣,無法獲得公眾信任,也沒能將事故損失盡量降至最低。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