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芬(中)表示,貿發局今年舉辦了幾個商貿展,反映香港正在復常。左為馬墉宜,右為周允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下,進一步提振內地、香港和全球的商貿往來,走向全面復常。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表示,自特區政府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以來,貿發局在1月初舉辦了幾個商貿展和大型論壇,包括玩具展、嬰兒用品展及文具展等,吸引來自17個國家及地區、超過1,000間公司參與,有約250間內地企業參加玩具展;另外線上線下合共吸引逾2萬多名買家,實體買家佔1萬多名,更有多達三分一的實體買家來自海外,數字反映香港正在復常。

擬率團訪迪拜印度泰國

張淑芬透露貿發局未來工作,局方將以市場焦點及行業焦點兩大策略推廣香港營商平台的優勢,加快香港達至全面商貿復常。在市場焦點方面,將推動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亞洲及世界的雙向橋樑,焦點市場除了大灣區外,亦包括RCEP國家、傳統及新興市場。鑑於鐘錶業和珠寶業都認為中東市場潛力巨大,貿發局5月將率鐘錶團到訪迪拜推廣本港9月份的鐘錶展。

大灣區市場方面,局方將於5月份率領港商前往深圳訪問,同月又會帶領本港的專業服務往廣州開辦論壇。至於東盟市場,局方亦會在3月底率團到印度,7月份會去泰國。在行業焦點方面,除了推動各類產品出口及貿易外,貿發局亦將加強推廣香港在創新科技、醫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三大範疇的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區內領導者的地位。

另外,貿發局將於3月1至5日假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第39屆香港國際珠寶展及第9屆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張淑芬指出,今屆兩項珠寶展吸引來自34個國家及地區、超過2,300家企業參展,半數來自海外。兩項珠寶展設有20個地區展館,當中土耳其公司佔約100間、泰國公司佔逾200間。局方亦組織來自70個國家及地區,合共100個買家團來港參觀採購,至今已有超過1.6萬名買家完成登記,當中逾1萬名屬非本地買家。局方相信檢疫措施全面撤銷後,會展業及國際商貿將直接受惠。

業界看好珠寶出口前景

貿發局珠寶業諮詢委員會主席周允成指出,在防疫措施大幅放寬之下,珠寶業亦明顯受惠,2022年香港貴重珠寶出口總值較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增加18%,達714億元;東盟市場上升超過四成。首飾原材料方面,香港去年珠寶、寶石及未琢磨鑽石的出口總值按年升一成,達1,583億元,較2019年增逾兩成。新興市場的中產階層不斷擴大帶來的強大消費力,業界相信香港珠寶零售及出口的前景樂觀。

貿發局香港國際珠寶展及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籌備委員會主席馬墉宜亦表示,珠寶展將劃分出17個展區,其中「品牌精粹」展區集合18個珠寶品牌;「珠寶精粹廊」展區網羅約60家展商的珠寶珍品,其中一家香港展商更帶來一套價值逾1,500萬元的翡翠首飾參展;「珠寶設計精選」展區有25位來自世界各地珠寶設計師的精品。至於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主要分為三大展區,分別為「美鑽精粹廊」 、「自然瑰寶」及「海洋瑰寶」,分別帶來各類頂尖鑽石、有色寶石及優質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