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
一名內地女網紅在全面復常通關後去香港拍片——挑戰在香港一天只說普通話,結果在食肆、酒店、商店等與職員溝通時,受到「翻白眼」等一系列歧視,這在我的朋友圈中引起了熱烈討論。我多次因公因私去香港,我不會講粵語,上述的類似場所我都曾去過,就我個人而言,並未受到那麼多歧視。
就這個話題,我與多位去過香港、不懂粵語的朋友聊了起來。舒先生疫情前曾多次前往香港旅遊、購物或轉航班,他在港曾受到過所謂的歧視,但僅有一次。他記得,當時他和愛人想購買一塊腕錶,在詢價時,銷售小姐特意提高嗓門強調了價格。雖然那塊手錶的價格確實超出了舒先生的預算,但聽到這種語氣和聲調,確實讓他很不舒服,最後選擇到另外一家店選購。
不過,舒先生也不止一次在香港受到禮遇。比如,曾有一名香港女孩,陪他們多走了幾百米路,找到了他們想光顧的一家餐廳。很多香港本地人,剛開始會和他講粵語,當得知他聽不明白時,會說「不好意思」,然後很努力地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給他再說一遍。他說,這也讓他對香港有了很多好感。
在我的朋友圈中,王先生算是一個中度「憤青」,很多事情常從負面角度解讀。但他說,去過幾次香港,未有受到歧視的經歷。「受到歧視的,應該只是少數。」
聊過的幾位朋友,唯一對香港持負面評價的是一名護士。去年內地醫護援港期間,一些香港網民對這些同行的戲謔及負面評論,讓她非常氣憤。她表示,今後不會有多大意願去香港。不過,她之前也曾多次去香港遊玩,承認「說普通話時沒有受到明顯的歧視」。◆敖敏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