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鄉證居住證線上註冊頻受阻 港區政協委員提倡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粵港澳大灣區人員往來逐步恢復。疫情期間被擱置討論的回鄉證使用問題,再次受到關注。回鄉證在不少自助應用、線上服務場景中仍難以直接使用,需要到人工櫃枱辦理。2月13日,深圳市政協七屆三次會議開幕,香港福登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許華傑,深圳金科成軟件開發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蘇偉升等三位深圳市港區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對港澳居民身份證件與各線上系統對接問題進行全面清理》的提案,建議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可率先將線上證件使用標準統一化,便利回鄉證在線使用。
許華傑表示,港澳居民在深圳生活辦理各種手續時,譬如微信等各類線上系統的註冊、開立銀行賬戶、房產登記、公司註冊等,目前主要使用的證件是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及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居住證)。自從推出居住證以來,就衍生出各種問題。比如有的場合只能用回鄉證,有的則只能用居住證;有的場合均可適用,但又出現改用居住證後無法與之前用回鄉證的登記信息關聯等問題。更為突出的,是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線上系統中實名認證時遇到的各種障礙,平台諮詢人員也無法解決辦理。
助減「他鄉感」 有利灣區融合
許華傑認為,讓在深港澳居民充分享受「市民化待遇」,對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市民化待遇』其實就是『把我視為自己人』,可以在情感上增加歸屬感,減少『他鄉感』。當香港民眾感覺到深圳是自己的地方,也是自己的家,兩地的民心也就自然相通。」
但是,居住證、回鄉證「認證失敗」或「不能使用」的問題頻繁出現,則讓在內地生活的港澳居民非常困擾,不利於形成港人在深圳、在內地的歸屬感。
為了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這類問題,三位委員對在內地生活或頻繁往來兩地的港人群體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港人在使用各個線上系統時所遇到的問題,大多與各個線上平台的技術相關,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技術性。
「香港此前使用的核酸預約程序,就可以兼容香港身份證、各國護照、港澳通行證、回鄉證甚至內地身份證等多類證件,其實只需要開發一個可以兼容各類證件的系統,再給不同平台進行套用即可,從技術的層面上並不難操作和推廣。」 許華傑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提出建議稱,必須聯同騰訊和其他相關企業、單位,在全面了解和梳理港澳居民用戶經常遇到的問題和障礙的基礎上,制定專門的線上系統示範標準,並向粵港澳大灣區各內地城市以至全省全國推廣、示範。
在深全靠回鄉證 港青:沒體會過便利
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申請居住證的港澳台居民,必須在內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港青Alan去年年底來到深圳前海工作,其所在公司雖已依法為其申請繳納社保,但由於尚未滿足居住滿半年的要求,所以還不能申請辦理居住證。
「這三個月來,我都是用回鄉證在深圳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體會到內地人所描述的那種線上辦事的便利。」Alan說,他的社保卡綁定的是回鄉證,在醫院就醫無法使用自助取號付費服務,必須在窗口人工辦理。「基本上內地人都是走自助,港人拿回鄉證走人工,就像是幾年前一樣,並沒有享受到科技進步的便利。」
事實上,對於多數往返兩地的港人而言,回鄉證是在內地通行最重要的身份證件。在深圳一創業基地擔任創業導師的港人周先生受訪時表示,並非各個香港人都會去申請居住證,對於到內地旅遊或考察幾日的港人來說,回鄉證的使用頻率才是最高的。
身份證明紀錄不共通 系統識別無駕照
周先生表示,絕大多數的時候,回鄉證是「好用」的,譬如可以用於開通支付寶刷公交碼,可以綁定銀行卡支付等。但在12306網站買票時,以回鄉證實名的賬戶沒法幫持內地身份證的人士買票,只能幫同是持回鄉證的人買票。在內地考駕照必須要有居住證,而不能用回鄉證。內地駕駛證網上延期,沒有回鄉證選項,可選證件只有居住證。因此一旦內地駕照從回鄉證改用居住證登記後,在系統裏就會被識別為無駕照,也不能參加搖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