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5萬名跑手鬥長氣 94%出席率創歷屆之冠
第二十五屆渣打香港馬拉松昨日順利舉行,包括全球頂尖運動員及各地跑步愛好者等近3.5萬名選手參賽,94%出席率為歷屆之冠。是次體育盛事獲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頒授「M」品牌認可,是香港全面復常通關後有公眾參與的第一個,向全球發出「香港已全面復常」的信息。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香港今年將陸續舉辦多項體育盛事與國際盛事,特區政府會繼續帶領香港全面推動民生社會經濟活動。香港田徑總會表明,正計劃今年11月舉辦新一屆馬拉松,期望增加更多參賽名額。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今屆賽事的所有跑手均不需要於賽前提供核酸檢測或快測陰性結果證明,但維持佩戴口罩的要求,即在起跑線前及衝線後都必須戴上口罩。賽事的全馬拉松及半馬拉松均以尖沙咀彌敦道九龍公園外為起點,10公里賽及輪椅賽則在港島東區走廊起步,所有賽事終點均設於維多利亞公園。
香港文匯報記者於昨日清晨4時到尖沙咀起步點直擊,發現因應封路措施,選手們陸續從港鐵站步出或從附近步行而來。天氣濕冷,許多選手穿上外套、雨衣、鋁箔衣等保暖,亦有人在行人路上來回短跑熱身及利用圍欄壓腿拉筋,亦有親友們為他們加油打氣。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參與10公里賽。
北京長者參賽順道探女
是次賽事吸引了不少各地跑手專程來港參賽。來自北京的66歲王女士練習馬拉松已有5年,成績不俗,曾在北京市馬拉松老年組比賽中取得亞軍,今次是專程飛來參賽順道看望居港的女兒,「我是退休以後才開始跑步運動,慢慢從3公里、5公里一路跑到馬拉松,參加了不少本地比賽,香港的比賽也想試試。」
她指已逾3年沒見女兒,惟她在北京還有經營副業脫不了身,故這次不會久留,比賽翌日即行回京,「通關了就方便多了,以後可以再來看她。」
來自英國、居港11年的Daniel堅持長跑已有數年,曾參加上屆渣馬。今次因為渣馬日期變更,他的英國朋友沒有來港而選擇去紐約參賽。他指大部分市民已接種疫苗,相信舉辦大型活動不再構成風險,疫情影響會繼續減少,希望下屆渣馬解除人數限制,恢復以往規模。天氣方面,他指雖較為潮濕,但也涼快,「我覺得很舒適,目標是4小時內完成全程。」
Tim從荷蘭移居香港5年,從事酒店行業,今次參與半馬,「跑步幾乎伴隨了我的一生,我有能力跑全馬,不過我覺得它太長,也有點枯燥,半馬剛剛好。」
Tim續說,樂見特區政府放寬了大部分防疫限制,身邊不少朋友已計劃外遊,但赴港旅遊的聽聞則較少,估計需要等待數月才會有起色,「香港還是有『口罩令』、入境快測等限制,遊客們會想再觀望一段時間。」
一片音樂聲與歡呼聲中,在行政長官李家超鳴槍後,全馬及半馬選手相繼開跑。李家超其後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香港已全面復甦,今年將會陸續舉辦多項體育盛事和國際盛事。
他又指昨日相對濕度超過90%,可能增加輕微中暑或熱衰竭的幾率,提醒跑手們量力而為,並適時補充水分。
逾500名海外跑手競技
今屆賽事的名額由上屆1.85萬人倍增至3.7萬人。香港田徑總會主席關褀於賽後表示,最終有34,783名跑手出賽,整體出席率為94%,屬歷年之冠,相信是大家都期待在疫情後參賽,並希望社會盡快復常;賽事亦在本港防疫措施放寬下成功吸引逾500名海外跑手參加,當中包括13名精英跑手。
他表示,正計劃11月舉辦新一屆馬拉松,如成事將是一年內舉辦兩次賽事,期望增加更多參賽名額,亦會與旅發局合作在臨近城市宣傳。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到場為全馬三甲頒獎。頒獎禮後陳茂波發表網誌指香港馬拉松是今年首個全城大型活動,強調復辦大型盛事可向世界展示香港全面復常,亦有助帶動更多內地及國際旅客到港,帶動各行業消費。
為賽事頒獎的文體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亦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體育盛事發放的正能量和凝聚力無與倫比,更能鞏固香港作為大型國際體育盛事之都的地位,政府未來還會支持多項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在港舉行,包括下月舉行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