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台辦:讓有意願學生達成所願 台生:親身來到才知收穫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熱忱歡迎符合條件的台灣學生報名申請大陸高校,希望有意願來大陸學習的台灣學生都能達成所願,我們將持續為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助力更多台灣學生在大陸實現人生夢想。有台灣高中生家長和教師關注相關信息,認為到大陸讀書,不僅拓寬知識,未來選擇和機會都多了許多。有在大陸順利畢業並留下打拚的台生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百聞不如一見」,親身來大陸走走看看,才能收穫更多。
朱鳳蓮介紹,在台灣的高中畢業生可通過三個渠道(見表)申請就讀大陸高校,從3月1日起,參加「學測」(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考試的台灣考生可登錄「大陸普通高校依據台灣地區學測成績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系統」進行報名,大陸412所具備對台招生資格的高校今年將全部使用該系統進行招生,不收取報考費用。
台生留陸工作意願多年未減
據統計,近年來,台灣學生赴大陸求學人數總體保持穩定,目前在大陸高校就讀台灣學生約有1.2萬人。大陸高校加強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辦學質量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台灣學生主動選擇赴大陸求學。大陸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全面發展,前景持續看好,也為台灣學子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台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南部分會會長周池春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小女兒目前就讀於高雄市立中正高級中學高中二年級,作為一名從大陸嫁到台灣已32年的大陸配偶,她希望女兒明年可以報考大陸的高校,「回祖國去學習,到大陸去接受挑戰,不僅能學到知識拓寬眼界,更重要的是有機會得到一些不同的人生體驗,相信她的未來會更精彩。」周池春說。
疫情前曾多次帶領台灣青年學子赴大陸交流體驗的台灣台南大學林登順教授對此政策樂觀其成。據林登順觀察,儘管近年來兩岸關係複雜嚴峻,同時還存在疫情等因素,但台生西進大陸求學群體整體數量和過去相較依舊持平,且出於人生規劃考量,台生希望畢業後留陸工作的意願多年未減。
林登順經常鼓勵身邊親友的孩子報考大陸高校,鼓勵同學們多了解大陸,不要受台灣部分媒體對大陸存有偏見的影響。他認為,赴大陸求學,是值得台灣學子認真考慮、勇於邁出腳步的人生大事。只有親眼觀、親耳聞、親身行,才能真正了解兩岸的差異。
提供鍛煉機會助台生成長
「大陸關心台灣學子,為我們在大陸求學作出了細緻的安排,並且給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很多鍛煉機會,我心存感恩。」台青楊傑2014年跨海到大陸求學,考取了福建中醫藥大學本科專業,2019年順利考上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如今學業有成,留在廣州創業新媒體公司並找了大陸女友。楊傑經常把自己在大陸的求學經歷和心得分享給島內的學弟、學妹,希望把更多正能量和動力帶給他們。
楊傑介紹,他在高校求學時加入了校級傳媒中心,寒暑假積極尋找和專業相關的崗位實習,還嘗試「直播帶貨」,在直播領域發展如魚得水。楊傑表示,他積極規劃在大陸發展的同時,回頭看自己在大陸的求學路,很感謝國家多年來對台生群體的照顧,也建議島內的台灣學弟學妹們多與有大陸求學工作經驗的師哥師姐溝通交流,才能獲得真實的信息,或者「百聞不如一見」,親身來大陸走走看看,才能收穫更多。
為台生後續發展創造條件
除了為台灣學子來大陸就讀拓展渠道外,大陸還在生活和後續發展上創造了很多便利條件。對此,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二台生蔡自強深有體會,「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與大陸學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住宿條件。此外,高校還會根據台生學力情況和文化特點,開設特色課程。」蔡自強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也享有和大陸學生同樣的醫療保險,優秀的台生還有機會獲得獎學金。
「推開了一扇門,就是打開了另外一個廣闊的天地。」蔡自強說,他知道大陸學生需要非常努力才能考進大陸頂尖高校,他得知台灣學生有赴大陸就讀的渠道,報名方式便捷,所以當時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在福州學習期間,他積極參加當地組織的各種兩岸學生交流活動、比賽,鍛煉自己。每一次活動結束後獲益良多,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對於恢復兩岸直航航點,大陸已做好相關準備,沒有任何限制和障礙。希望台灣方面順應民意,採取務實舉措,不要再以疫情為藉口,用所謂「評估」「考量」來搪塞,阻礙兩岸恢復直航。 ——朱鳳蓮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三個渠道
◆3月1日起,參加「學測」考試的台灣考生可登錄「大陸普通高校依據台灣地區學測成績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系統」進行報名。大陸412所具備對台招生資格的高校今年將全部使用該系統進行招生。每位考生可填報6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報6個專業。
◆參加「統測」(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考試)的台灣考生可向閩南師範大學等13所本科高校及福建信息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報名。
◆福建8所高校對台單招及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兩校聯招」相關政策不變,具體時間以高校官網公布為准。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榕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