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一本由黃兆漢教授所編譯的《宋七家詞精選語譯》。黃教授師從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並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致力研究國學(尤其宋詞),又從事教授中國書畫及推廣中國文化藝術活動,更負責粵劇史及嶺南畫派兩項研究計劃,可謂多才多藝。
黃教授編寫本書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方便年輕人和對詞學初入門的讀者,希望他們透過本書,可窺見宋詞作品的「騷雅精妙」之處。這本《宋七家詞精選語譯》,取材自清朝學者戈載(1786-1856)編的《宋七家詞選》,然後衍生出來。
戈載,生於清朝乾隆末年,嘉慶年間選為太學生,曾任國子監典籍。工繪畫,尤擅花卉,又精隸書。在文學方面則長於詞,有學者指其詞「音韻格律,毫忽必謹」。而他對詞韻更有深入研究,他所編著的《詞林正韻》、《詞律訂》、《詞律補》、《續絕妙好詞》和《宋七家詞選》等,對後世也有一定影響。
《宋七家詞精選語譯》的內容,僅是從戈載《宋七家詞選》中選出三分之一,然後譯成現代語體文。而黃教授編譯本書最大的目的,是以此紀念恩師饒宗頤教授,多謝饒老的教導和借出《宋七家詞選》的參考本。
戈載這本書所選的七家,就是周邦彥(號清真)、史達祖(號梅溪)、姜夔(號白石)、吳文英(號夢窗)、周密(號草窗)、王沂孫(號碧山)、張炎(號玉田),都是很多人喜愛的大詞家。人是各有所愛,你不能問戈載為何不選蘇軾、陸游、辛棄疾……因口味各有不同,各花入各眼。而這七大詞家又的確各有長處、各具特色。
符正軌又合雅音
戈載選這七大詞家最重要的原因,是七家的詞作「句意全美,律韻兼精」。戈氏說他們最符正軌,最合雅音。不獨文字好,意境好,而且精於律韻;不只可以作為文章讀,兼且可作為樂章讀。換言之,入選的作品有文情,同時亦有聲情,甚至達到最高的境界。愛好讀詞的人士和喜歡填詞的人士,只要他們善學活用這些選詞,不愁欣賞不到宋詞的精妙處,也可寫出一些優美的詞篇。
這七大詞家的特色,受戈載點評讚賞之處,不妨先列舉出來:
一、碧山詞:「能文工詞,琢語峭拔。其詞運意高遠,吐韻妍和。其氣清,故無沾滯之音;其筆超,故有宕往之趣。」
二、草窗詞:「其詞盡洗靡曼,獨標清麗,有韶倩之色,有綿渺之思。其於律,亦極嚴謹。」
三、夢窗詞:「以綿麗為尚,運意深遠,用筆幽邃,鍊字鍊句,迥不猶人,實有靈氣行乎其間。」
四、白石詞:「清氣盤空,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蓋深明律呂之學。」
五、梅溪詞:「善運化唐人詩句,奇秀清逸,有李長吉(即唐朝李賀) 之韻,蓋能融情景於一家。」
六、玉田詞: 「飄飄徵情,節節弄拍,律呂協洽,是真詞家正宗。其詞以空靈為主,以婉麗為宗。」
七、清真詞:「其意淡遠,其氣渾厚,其音復清妍和雅,最為詞家之正宗。」
我們看到這裏,就有如看着一本《文學批評史》。不過,作者是有其用意的。他這樣排列一至七,是教導大家,尤其初學詞者,學習的先後次序。他希望大家先學碧山詞和草窗詞,這樣可「獨標清麗」而又「運意高遠」,是為正途。
有基礎再學清真詞
在打好基礎後,跟着學習夢窗詞和白石詞,最好旁加梅溪詞和玉田詞,這樣可以「轉益多師」。無論在「綿麗」、「奇麗」上皆可體會到更豐富的藝術技巧。到有足夠功力後,則可學習清真詞。蓋清真已成宋詞之集大成者,已去到「渾化」的境界。有人說過:杜甫是唐代的「詩聖」,而清真則是宋代的「詞聖」。
為何不可以單刀直入,去學清真詞?黃兆漢教授認為,一開始就學清真,而沒有從其他詞人入手,怎會得到「渾化」的境界?結果會非驢非馬。他還鼓勵大家寫作要注入真感情。
戈氏編《宋七家詞選》之時,曾經填寫過一篇《湘月》來說出他的心聲,可供大家參考品嘗:
樂章舊譜,論源流本是,騷雅遺意。紫韻紅腔但賦得,秋月春花情思。玉尺難尋,金鍼莫度,渺矣宮商理。茫茫煙海,古音誰探芸笥。
多少白雪陽春,靈芬尚在,把吟魂呼起。作者登壇算廿載,一瓣心香惟此。調協笙簧,律精銖黍,始許稱能事。詞林傳播,正聲常在天地。
◆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逢星期三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