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學童成為蓮塘/香園圍口岸出境大廳首批旅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攝
◆5年級的跨境生袁同學表示重返校園,十分開心。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攝
◆2月6日,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全面恢復。圖為羅湖邊檢保障跨境學童返港就讀。 中新社

羅湖口岸恢復通關首日 大批跨境學童回港復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毛麗娟 深圳報道)2月6日早上六七點,晨光半朦朧中,羅湖口岸的深圳出境廣場迎來等待過關的人流「長龍」,一批批身穿各式香港校服、背着書包的跨境學童在家長的護送下,有序排隊緩緩走向口岸出境大廳。由於太久沒有過關上學,有小朋友已經忘記通關程序,陪同到口岸的媽媽反覆叮囑。也有家長感慨,家中小孩入讀香港小學三年來,今天將第一次走進香港學校,實現與老師同學的「網友見面」。

在羅湖口岸出境大廳,40多歲的陳女士目送女兒和她的同學手牽手走向閘機口、開開心心地去香港北區上學,女兒的背影消失了很久,陳女士仍捨不得離去。

線下復課 緩解網課焦慮

「既開心又難捨,很矛盾的心理,站在這個關口,我想起了女兒第一次從羅湖口岸去香港上幼兒園的經歷,一個瘦小的22斤的小女孩背着一個11斤重的書包,走向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在校生活,如今,她已經豆蔻年華,在香港讀初中了。」陳女士介紹,孩子前一天晚上就整理好了校服、書包,但因為在深圳上了三年的網課,孩子差不多忘了羅湖口岸的通關程序,故自己決定開學第一天陪她到關口,一大早轉了兩趟地鐵到羅湖口岸。欣喜的是,陳女士的孩子在出境大廳剛好碰見了同班同學,兩人結伴過關,十分開心。

看着孩子遠去的背影,陳女士表示,網課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煎熬,不僅對頸椎、腰椎、眼睛有傷害,對心理健康也不利,自己經常擔心孩子沒有體育課、沒有線下同伴的打鬧玩耍,性格會走向孤僻,現在線下復課了,終於可以稍微緩解焦慮了。

一位媽媽帶着兒子早上六點半就到了羅湖口岸往香港方向的廣場排隊,她一手推着大行李箱、一手拉着兒子的手,跟着人群緩步向前。「沒想到人這麼多,大家都急匆匆趕往香港,無形中有了一股催人向前的壓力。」她的兒子小黃同學背着書包,緊緊跟着媽媽,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新年新學期,想早點到學校見到新同學。」

家長:開心孩子能融入校園

周先生的兒子去年下半年剛剛在香港升小,6日一大早,他特地請了半天假,送兒子到香港北區的一所學校開學。「比起被疫情耽擱了三年學業的高年級孩子,我們家已經算幸運了,只上了半年網課,就碰上了全面通關,孩子可以正常線下上課,去認識老師、同學,培養師生間的感情、同學間的友情。」周先生表示,很開心孩子能融入香港學校,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