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橫掂』都係瞓唔着」,用書面語來說:

「反正」都是睡不了

「反正」亦可說成「橫豎」。「點」頭時,頭沿着由上而下的垂「直」方向,那麼「點」便可看作「直」。前述「點」可作「掂」;結合二者,「直」便可看作「掂」。「豎」指「直」。「橫豎」相當於「橫直」,於是就有「橫掂」的講法。

說來又說,普通話的「橫豎不上線兒」指從哪個角度衡量都不合格,用以形容人的相貌或者其他方面都很差;最恰當對應的廣東話是「橫睇掂睇都唔掂」。又「橫不是豎不是」指無論怎麼做都不滿意,相對應的廣東話就是「橫又唔係掂又唔係」。

「橫睇掂睇」相當於「橫豎地看」,意思是無論怎樣(從哪個角度)看都沒多大差異。

「打橫打掂」即放橫放直,意思就是擺放得雜亂無章。

「掂行掂過」即直行直過,意思就是只顧前行,沒有理會周圍所發生的事。

人在窮途末路時會「豁出去」,原因是「橫掂」已沒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情會再發生。廣東人會把這個狀況說成「橫又死掂又死」,意味着可放手一搏,或許會有些轉機;也比喻當事情進行至中途遇到困難時,礙於形勢而無法中止或不能停止——正是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只好無奈硬着頭皮做下去。

「掂過碌蔗」的意思是比蔗還要直。「蔗」長得筆直,用它與「直」作對比也恰當。然而,「直」的東西可不少,所以為何不說「掂過水喉通」、「掂過碌木」或「掂過碌竹」呢?由於「蔗」不只「直」,還很「甜」,且「甜/tim4」與「掂/dim6」音近,筆者認為「掂過碌蔗」乃演化自更有意思的「甜過碌蔗」。試問比「蔗」還要甜不就是「非常甜」嗎?「掂過碌蔗」意指「很掂」,引申為事情發展非常順利。

示例1:

有時真係要信下邪,佢搵睇相佬改過個名,佢檔嘢就即刻「掂過碌蔗」!

廣東人說的「硬頸」就是書面語的「硬脖子」——某人的脖子出現僵硬的狀況;此時頭部如向某一側傾斜,便會感覺疼痛。廣東人於是以「硬頸」借指那些思維傾斜己方(固執己見)、不肯接受別人意見或就範的人。再說,「硬頸」的人多沒有妥協空間、至死不渝。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遇上作風「硬頸」的人,廣東人也會說這些人何時也要「攞把頸掂」。經過以下一輪演化,「掂」可轉化成「硬」:

掂→直→梗直→梗→固→硬

如是者,「攞把頸掂」就是「攞把頸硬」,意味着有「硬頸」的堅持。

示例2:

淨係識得「攞把頸掂」係唔得嘅,今時今日做嘢係要有「彈性」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