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邦打敗仗、老婆被項羽俘虜期間,納了戚夫人為妾,最終引發呂后的妒火。圖為電視劇集中的劉邦。資料圖片

有一句老話「成功的男士背後,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句話正好對應了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劉邦的妻子, 她就是呂后——呂雉。

呂雉的祖輩是秦國名相呂不韋的親戚,其父對面相深有研究,在縣令的酒宴上,看見劉邦的面相非凡,遂將掌上明珠許配給劉邦,呂雉聽從父親命令,也不計較劉邦已有私生兒子。

成了劉邦的妻子後,呂雉一心扶助丈夫,追隨劉邦征戰。漢二年四月(前203年)漢軍大敗,呂雉等眾劉邦家屬為楚軍所俘。直至漢四年九月(前205年),楚漢議和才被放回歸漢。回家的呂雉卻發現劉邦身邊有了戚夫人,她貌美善舞會撒嬌,而呂雉經多年征戰操勞年長色衰,加上與丈夫長時間分離,劉邦的偏向,顯而易見。

當時,呂雉之子已是太子,但戚夫人因為自恃得寵,經常在劉邦面前哭鬧,要求改立她的兒子為太子。最終呂雉頂住了劉邦更易太子的意圖,兒子即位為惠帝。成為太后的呂雉對戚夫人懷恨在心,於是把戚夫人虐待成「人彘」,成為她人生中最引人詬病的污點。

「人彘事件」是毫無疑問緣於嫉妒,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它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後天生成?在孩童的世界,到底有沒有嫉妒的存在?

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梅蘭妮·克萊茵(Melanie Klein)女士寫過《嫉羨與感恩》(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一書,說到嫉妒和羨慕都是天生的因素以及本能,不同人的嫉妒傾向卻差別非常大,但是環境(外因)可以改變這些傾向。即是嫉妒是與生俱來的,但因人而不同,也因際遇而不同。所以,孩童也有嫉羨之心,重點在大人要了解成因,免得孩子的心理狀態惡化,構成大錯。

我們今天已無法知曉呂雉的童年,只能從她聽從父親安排一事,猜度她是一個孝順聽話的孩子。她日後的轉變應該和後天的際遇有關。

克萊茵又指出:「嫉妒包括了三人關係,嫉妒的基礎是愛,它執着於對所愛的客體的佔有,想要除掉競爭者。主要與愛有關,是主體感覺愛是自己的權利,卻被別人搶走了,或者有被競爭者從自己手上搶走的危險。」

這也解釋了呂雉為何能如此心狠手辣。縱使多聰明、有能力的女人,面對「愛」逝去的時候,也不能自拔!

◆ 梁可茵老師(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