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復常帶動 分析師上調增長預測至5%
本港去年經濟繼2020年後再陷入收縮,政府統計處昨公布預估數字,上季外貿疲弱拖累,去年第4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跌4.2%,較第3季4.6%的跌幅有所收窄。全年計,去年GDP實質按年跌3.5%,仍差過政府去年三度下調預測至按年收縮3.2%,亦差過市場預期。不過隨着本港復常通關,不少分析都認為本港經濟最壞情況已過,甚至可「兔氣揚眉」,其中最牛預測料今年本港GDP或可按年升5%。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政府發言人昨表示,本港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去年收縮3.5%,主要受累外圍環境急劇惡化及跨境陸路貨運受阻下,整體貨物出口大跌,加上受本地第五波疫情影響、及後則受金融狀況收緊所拖累,令本地需求減弱。不過受惠於本地疫情趨穩,社交距離措施隨之逐步放寬,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及消費券的發放,私人消費自第二季起有見改善,尤其是接近年底時。
通關提振消費 惠及資產投資
展望未來,政府料先進經濟體增長放緩或續為本港的貨物出口帶來挑戰,不過在內地經濟或加快增長及跨境貨運限制放寬下,看好本港今年經濟將復甦,同時隨着本港復常通關,料入境旅遊將強勁反彈,並支持服務輸出的復甦。本地方面,料經濟前景隨着經濟活動從疫情中走向復常而改善,或有助提振今年的私人消費,勞工市場強勁亦將提供額外支持,同時固定資產投資也會受惠。
港旅遊零售行業獲注強心針
本港上季GDP預估為按年跌4.2%,差過恒生原本預期跌3% 、大新則預期跌2.8%。恒生經濟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認為,政府上季經濟表現差過市場預期,料反映外圍環境轉差及加息的影響,其中歐美經濟放緩,令本港上季對外貿易貨量跌幅擴大,美聯儲持續加息亦令本地投資續跌。不過他看好今年本港經濟回復增長3.5%,主要受惠本港與內地經濟加快復常,相信有助進一步支持本港經濟復甦步伐加快。
不少大行都看好本港今年經濟將重拾復甦,其中東亞銀行將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預測從原來的3.5%上調至5%左右,可謂在大行之中最為樂觀,同時預期年內通脹率維持於約1.9%,失業率則加速回落至接近全民就業3%。該行同時將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由5.2%上調至5.7%,通脹率則維持溫和,全年預測為2.2%。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解釋,內地與香港復常通關,料當兩地往來限制全面放寬,勢將為本港旅遊和零售行業注入強心針,正面效果將傳遞至跨境金融、保險和醫療等各行業,惠及整體消費、投資及就業市場等多方面,並足以抵消環球經濟不明朗和貨幣政策緊縮的負面影響。
環球不明朗 外貿復甦或緩慢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亦看好本港今年經濟將重拾正增長3.6%,料隨着本港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經濟邁向復常,加上今年初起逐步恢復與內地通關,或有助消費市道及樓市表現,在外圍方面,內地經濟或逐步回穩,不過該行亦提醒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外貿復甦速度或較緩慢。
政府將於本月22日公布GDP最終修訂數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