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O簽證推出兩年吸引力大減 申請急跌44%

英國前年1月31日推出英國國民(海外)簽證(BNO)供港人移居計劃,截至前日已有兩年。彭博社報道,去年第三季度申請BNO長期簽證的人數已按季急跌44%。許多移英港人的親身經歷說明,一個內外交困的英國,難以成為開啟新生活的理想之地。英國政府口說歡迎港移民,實際卻講一套做一套,包括修訂法案打壓示威,令不少在英港人憂慮「威脅」在當地抗議的權利。

彭博社引述英國內政部數據顯示,去年7月至9月,合共1.01萬名BNO護照持有人申請長期簽證,是至今最低的單季申請數量。早在去年2月,彭博社就指出BNO簽證計劃頒布首年,申請移英的人數其實較英國政府最低預期還要低15%,「港人申請移英人數遠低於英國內政部估計。」

排外情緒打消移居念頭

在脫歐、疫情和俄烏衝突影響下,英國經濟發展大受打擊,高企的物價和愈發排外的社會環境讓不少人望而卻步,打消移民念頭。不少移英港人也發現自身處境與想像有不小距離,薪金水平與生活質素的落差更是難以彌補。

英國近日修訂《公共秩序法案》,賦予警方更大權力,容許在示威活動造成「嚴重影響」前先發制人,盡早介入和中止示威。近年英國政府屢屢宣稱香港針對違法示威的立法和執法「限制港人自由」,實情卻是英國本身不斷收緊自家相關法例、加強警察權力維持治安,「雙重標準」顯露無遺,更讓部分揚言追求所謂「自由」選擇移英的港人自打嘴巴。

已移居香港逾40年的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指出,英國為應對公共服務緊張急於擴大警察權力,削減民眾在不同領域的個人自由。部分港人錯信「假希望」匆匆移居英國,最終反而被「推入火坑」。也有分析指出,有港人辯稱自己移英只為與家人過上「美好生活」。然而事實證明,任何美好生活都不可能建立在破壞日常秩序、影響社會治安的基礎上。部分移英港人如今想在英國尋求所謂「自由」,當然無法成事。

內政大臣稱移民家屬「無貢獻」

不少移民英國的港人,只能從事低技術工作,在英國政府眼中似是被「嫌棄」的一群。英國內政大臣布雷弗曼早前便明言,低技術移民是英國的「負擔」,稱英國希望吸納高技術人才,至於低技術移民、留學生和隨行親屬,「對英國的經濟沒有貢獻」。隨着保守黨政府收緊移民政策,持BNO簽證者進入表面上敞開大門的英國,恐會面臨更多波折。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