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學普通話時對於語音準確度的要求不嚴格,日後就要花很多時間來糾正。圖為香港小學生在上語文課。 資料圖片

普通話考試中,性價比最高的就是由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舉辦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簡稱「普測」。普測中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語音的標準度。無限度接近標準音就可以得高分,偏差愈大分數愈低,因此正音一直是普測輔導中的主要工作。

肌肉記憶有錯 大學再改就難

對於缺乏語音基礎的同學,難點主要在於每個字的聲韻調是否發得準確,因為任何偏差都會計入扣分項。不過很多同學在初學普通話時,對於語音準確度的要求不嚴格,總覺得能夠溝通,差不多就行了。然而,「差不多」12年以後,進入大學,這個「差不多」造成的偏差已經形成了定式。比如「一」和「不」的變調有自己的規律,不能全都用陰平去代替;再如「就」,經常因為粵語的負遷移效應,在本地學生口中變成了模糊不清的「zou」;再來就是張家輝先生那個著名的「渣渣輝」笑話,也是「差不多」的結果。這些「差不多」,十幾年來形成了錯誤的肌肉記憶——錯誤習慣,變成了「差很多」,到大學時期再改真是有難度的。

想讀正確發音 需靠自己努力

有難度,不代表辦不到。事實上只要花足夠多的時間練習,每個人都能發出正確的語音。從「差不多」到「標準音」的正音過程中,老師的作用佔百分之三十,學生自己的努力佔百分之七十。老師的作用,在於帶你認識自己的發音器官,聽辨發音器官在不同位置時所發出的音,並詳細解釋清楚每個發音部位,帶領學生體驗舌頭在不同位置時所發出的聲音的不同。

如果從來沒有在正音上花過時間的人,是沒有辦法體會小小的舌頭如何在口腔裏輾轉騰挪的。在語音課上跟隨老師發出一個正確的音並不難,但要記住這個位置,可以每次都把這個音發準,進而把所有的音都發得準確,就要靠自己的刻苦練習,才能形成正確的肌肉記憶。修習舞蹈的人要練成千上萬次才有舞台上的完美表現,語音練習也一樣。

其實,任何語言的語音學習都一樣,必須通過不斷練習,充分調動自己發音器官的各個部位,形成正確的肌肉記憶以取代錯誤的「差不多」習慣,才能縮短與標準音之間的距離。這個向標準音靠近的過程,就是考驗學生的毅力和耐心的過程。

◆ 高蔚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