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 教聯會主席 貴州省政協委員

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教育界重回正軌,加強愛國教育亦要急起直追。內地愛國教育資源豐富,例如貴州省就擁有眾多長征文化資源。紅軍長征期間,在這裏活動時間最長,涉及區域最廣,發生重大事件最多、影響最大。2019年,中央將貴州確定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貴州也制訂法例,保護、開發、利用紅色資源,努力推進紅色旅遊發展,並將此與鄉村遊、教學遊結合起來。

長征的勝利是一部難得的愛國主義教科書。從歷史發展的全局看,它不僅是一段故事,更是長征勝利的壯舉,更重要的是領會蘊含其中的愛國主義情懷、崇高理念信仰和為民族與國家獻身精神。貴州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推動紅色旅遊發展的決心與成效,對香港而言,正是開展青少年國民教育難得的寶貴資源。

回歸祖國25年來,香港教育界亦出現可喜變化。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受到重視,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教育逐步普及,認識國情、培育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校園不可或缺的內容。隨着香港國安法落實和選舉制度完善,以及新一屆政府履職,香港校園的內外環境極大改善,為建立適應「一國兩制」社會需要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教育體系,創造了良好條件,也將培育青少年愛國價值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凸顯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愛國教育是其健康成長的基礎,教育工作責任重大,特首李家超亦曾表示,特區政府將全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從小正確認識國家歷史,體會中華文化和價值觀,尊重國家象徵和標誌,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局也表明,會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加強中國歷史和文化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愛國價值觀,讓學生自覺尊重與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

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任重道遠,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支援。目前,兩地教育交流合作依然是香港青少年認識國情、培育國家觀念、認同國家主體社會制度、樹立愛國主義信念不可或缺的一環,且卓有成效,需要不斷拓展與增強。香港特區政府和教育界應當珍視貴州豐富的紅色資源,並為我所用。

香港和貴州教育交流源遠流長,形式多樣,互利互惠。貴州一直重視對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諸多港澳台僑青少年已因此受益匪淺。自2015年起,貴州省教育廳等部門攜手,積極推動姊妹學校締結計劃。至今,單是香港與貴州省各級各類學校締結姊妹學校已有30對。在交流互動中,香港學生收穫頗豐。這是良好開端,應當積極推動兩地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溝通協調,以及院校間交流合作,充分發揮貴州紅色資源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不斷擴大影響,增強品牌效應,將紅色資源受益範圍逐步擴大至全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