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王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告訴我,沈從文對中國古代服飾和相關的文物,已耳熟能詳。他指出,比如研究唐朝的服裝時,提到唐朝人喜馬,他就會聯繫到馬那方面去,介紹唐朝有許多專門畫馬的畫家,連專門畫病馬神態及洗馬的畫家也有。
唐皇室養有70萬匹御馬,而讓皇帝騎的馬須經什麼特別訓練,把重重的沙包壓在馬背上,使牠習慣重量不能佻皮,皇帝騎上去才穩當安全,諸如此類,他都注意並給大家介紹到。
他寫的可能只有一句話,但都有根有據,非常生動,別人讀起來一點不枯燥,問題也談得很深入,這與他敏銳的思考和文學家的手筆是分不開的。
沈從文研究唐代畫中人物服飾時,也得利用他對中國古畫的知識,從唐代繪畫的方法,鑑定畫之真偽,判斷是不是唐代的。
在研究歷代服飾的時候,他對古畫作出了許多考證及辨別真偽,由於那些畫不是專為畫服裝而畫的,所以一張畫裏不光是幾個人的衣服,畫的場面裏有樂器、道具,桌上放的物件、手裏拿的東西,這些都被一一作為判斷時代考證。
由於沈從文淵博的學識,就算那張畫人物穿的衣服是唐代的,但桌上擺的東西卻是宋代的,他也分辨得出來,證明那張畫是後人根據前人的畫稿仿襲的。
王㐨表示,一些畫因輾轉地描摹,不免出現一些筆誤和差錯。像現代人摹漢代的畫,畫出的人像大都偏向現代,人們鑒賞力不高時一般都想把它美化一點,改進一點,結果背景雖然是漢代的,但一經考證,都不是漢代的風格,就知道是後人描摹的。就像這類東西,都要經過周詳的考據。
過去一些考證繪畫的人,往往只根據筆墨怎麼樣、印章是真的還是假的等等,僅僅着眼於該畫家本人的特點,雖然這些人的認識也很專很細,但還是不夠全面。因為作假其實是不難的,若是真正下了功夫來摹,又是此中高手,有時是可以亂真的。
沈從文採取的是綜合考證的辦法,連畫中的書法也研究過,甚至於畫紙是什麼年代生產的、裝裱手法有什麼年代特點的,特別是畫的內容孰屬,都作比較。他採取的這種綜合考證,可靠性和準確性就大得多了。因每一個細節他都研究過,這樣一來,說服力就強得多。
總之,沈從文這本書出現比較大爭議的地方也是這些部分,因這牽涉到故宮藏畫的真偽問題。有些畫,沈從文說是後人摹的,有人卻覺得是真的。不管怎樣,從學術上考慮,這是件好事·引起爭論,各人發揮自己的見解,將推動文物研究事業的發展。 (「沈從文與一部巨著的誕生」之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