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去兔來,正邁向復常的香港也「虎」盡甘來、「兔」氣揚眉,港人眼角眉梢流露出即使戴着口罩也無法擋得住的笑意。這個新春,增添了久違的喜慶,濃濃的年味。今晚的年夜飯,菜餚其次,家人團年才是不變的主題。香港文匯報昨日追訪三個分隔多時的家庭,受惠於復常通關政策,家人再次聚首一堂,喜迎兔年。留學回港度歲的港生說:「步出機場一刻,起初有點不習慣,因為過去兩年每次返港,總是一入境便踏上專車前往隔離酒店,今次抵港第一時間便可以即刻攬住家人,既陌生又興奮。」在內地打理業務的商人王先生闊別兩年,再次歸來感覺香港否極泰來,處處充滿生機和希望。北上與內地家人吃圓滿年夜飯的張女士,用一句話說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回家真好!」◆香港文匯報記者文禮願、劉明、 張弦
留英兒子回港免隔離 團聚是最好新年禮物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文禮願)「撈起!撈起!」在英國留學的長子朱震軒趕及回港過農曆新年,四口之家終於「齊人」,作為父親的朱仲賢大解慳囊昨日在尖沙咀美麗華酒店包下廂房,訂了一道意頭菜「玉兔迎春撈起」,各人起筷把十多隻巨型鮑魚與其他配菜「撈起」。朱仲賢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團年飯食『撈起』是家人的傳統,兩個兒子小時候吃過後便念念不忘,故今餐團年飯少不了一碟落足料的鮑魚撈起。」
大仔前年回港 酒店禁足21天
看見父親如此別出心裁,朱震軒感動得攬住爸媽說:「他們永遠是最Sweet(窩心)!」經歷三年疫情,令他體會到相聚的幸福,體會到一家齊齊整整不是必然,更感受到中國人對團圓的重視,「因為太掛住家人,之前明知需要入境隔離,都阻唔到我回來的決心。」他更親歷香港不同階段的檢疫安排,最難忘的一次隔離,「是2021年回港過聖誕的一次,那次隔離足足21天。」
時值他所在的英國大學正在考試,他一邊在港隔離,一邊應付網上考試,日子尚算過得快,可惜當考試過去,剩下最後7天時,平日好動的他開始悶到發瘋,幸好家人靈機一觸送來健身啞鈴。最教他暖心的是家人不時在檢疫酒店樓下,隔住玻璃窗為他打氣,令他感到好窩心。
攜手走過疫情 全家「食豪啲」
但這一切也成過去,今次他回港第一時間與家人相擁,「步出機場一刻,起初有點不習慣,因為過去兩年每次返港,總是一入境便踏上專車前往隔離酒店,今次抵港第一時間便可以即刻攬住家人,既陌生又興奮。」
一家人攜手走過疫情,母親程瑤認為趁新春「食豪啲」,除了是慰勞從英國返港的長子外,也順道慶祝冰封3年多的生意,終迎來大反彈。朱仲賢從事大型活動製作的大舞台製作及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籌辦大型活動行業成為繼旅遊業後,疫情下第二大重災區,生意跌到歸零,朱仲賢改為籌辦網上活動,但營業額難以跟疫前相比,好不容易建立的團隊為生計被迫轉行,各散東西。
幸好,去年6月開始市道漸見復甦,昔日的客人紛紛表示要搞大型活動賀一賀,難怪朱仲賢笑逐顏開說:「生意額已回復疫情前的一半,近月工作排得密麻麻,我決定今年要『報復式工作』,追回失去的3年多時間。」
港商時隔兩年終返港 感受香江如涅槃重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港商王先生(Michael)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返回福建打理當地廠房,自此便與香港及家人闊別兩年,直至香港與內地本月8日實施首階段免檢疫通關後,日前才由福建駕車到深圳,再經深圳灣口岸返港。他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今次回港感覺香港已否極泰來,從谷底反彈,「我的願望是大家都平平安安,經濟盡快復甦。」
回閩經營兩年 次子內地出生
Michael的家族經營茶葉生意,在福建設廠,他以往一直香港與內地兩邊遊走,協助打理生意。但三年前新冠疫情爆發,未能正常通關,他亦不能免檢疫往返兩地,最後決定在2020年12月帶同妻子和年幼兒子長駐福建,打理當地廠房,「2019年社會事件後又出現新冠疫情,全部都是負面新聞,當時覺得香港充滿負能量,而妻子的父母亦已返回福建定居,因此決定到福建打理當地廠房,當時回去要經過『14+7』的隔離檢疫期。」
由於香港與內地之前一直未有恢復免檢疫通關,Michael與妻兒到福建後,過去逾兩年未曾返港,其在港的住宅物業只交由傭人看管,家族在港的茶莊則由其他家人打理。疫情期間,其次子更在內地出生。
隨着香港特區與內地於農曆新年前宣布逐步復常通關,本月8日正式實施首階段免檢疫通關安排, Michael決定與妻子帶同年近3歲的長子和幼子返港度歲,與他在港的父母團聚過年,「我們由福建駕車到深圳,並經深圳灣過關返港,由於香港居民回港無須網上預約名額,因此十分順利。」
他帶同兩名兒子在香港到處遊歷,到公園遊玩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讓他們增加對香港的認識,王先生也因此感受到香港涅槃重生,處處是生機,「捱過疫情走上復常之路,香港已否極泰來。」
他希望踏入兔年,大家平平安安,經濟重拾正軌,「希望經濟恢復動力,生意再回升。」
復常通關首日回鄉 趕及見父最後一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3年疫情分隔無數家庭,上演過多少悲歡離合,每次分離也提醒相聚的難能可貴。對於張女士而言,心情更是五味雜陳,她在四川成都生活的九旬父親早前命危,不幸之中大幸是香港與內地復常通關,她搶到首天過關名額,及時趕回家。她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電話訪問時表示,見到老人家最後一面已無憾,還能與當地母親及家人享受久違的天倫樂,「3年沒回來過年了,胞姊見到我回去也非常開心,終於可以過一個團圓年了,打算與親戚們好好聚一下。」
送父最後一程感無憾
祖籍成都的張女士早年移居香港與丈夫及兒子生活,老家的父母卻教她魂牽夢縈,尤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時刻惦念兩老,但工作在身不便探望,唯有由已退休的丈夫忍受隔離之苦,定期回鄉伺候雙親。
早前噩耗來襲,年屆90歲的兩老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母親服藥後已無礙,父親病情卻未見好轉,本月初院方還發出病危通知書。身處香港的張女士心急如焚之際,香港與內地宣布實施首階段復常通關,張女士急不及待搶過關名額,成功在復常通關首天從文錦渡口岸過關到深圳,逗留一晚後搭乘飛機到成都探望3年未見的雙親。
縱然父親已回天乏術,但慶幸兩地復常通關及時,張女士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已無憾,「回去探望到父親,他當時還有意識,還能認出我,能送父親最後一程已經很好了,不奢求其他了。」
闊別家鄉3年多,再次相聚,更有感回家真好,與母親及胞姐有說不完的家常話,之前的鄉愁一掃而空,疫情陰霾也拋諸腦後,「母親見到我回來才放心,一家人團聚吃團圓飯,這才算是圓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