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新冠疫情持續回落,勞動市場漸復甦,去年10月至12月最新失業率跌至3.5%,較去年9月至11月的3.7%,回落0.2個百分點,連跌8個月,亦是疫情3年來的新低,有12.6萬人失業,減少約1.27萬人;總就業人數增加8,300人,至366.53萬人。就業不足率亦跌0.1個百分點至1.5%。工聯會指出,部分重災行業的工友早已轉職,就業市場出現技能錯配,建議政府帶頭舉辦大型招聘會,培訓機構應培訓有志之士入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表示,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在過去3個月期間,下跌0.3個百分點至4.7%。其中零售業的失業率下跌0.4個百分點至4.6%,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微跌0.1個百分點至5.0%。大多數其他行業的失業率也下跌,尤其是建造業、運輸業和教育業。
工聯會指錯配嚴重倡培訓新血
他預料,政府取消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以及香港與內地逐步復常通關,經濟活動預料會有更顯著的恢復,為勞工市場提供進一步支持,但金融狀況收緊可能會抵消部分正面影響。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指,隨着與內地口岸重新連接,香港各行各業迎來復甦曙光,惟在疫情期間,部分工友為生計轉行轉職,技能錯配嚴重,建議政府加強人才培訓,並與再培訓機構合作以「先聘用,後培訓」的方式吸納有志入行人士。
星展銀行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分析指,香港經濟好轉,以及與內地復常通關,招聘意慾正逐步上升,預期本年底失業率會回落到疫情前的低位2.8%水平,「暫時人流正慢慢開始增加,農曆新年後會見到比較明顯的反彈,到時勞工需求更大,特別是消費相關行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