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隨着香港與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兩地人員往來漸回復昔日般頻繁,當前香港正致力「搶人才」,各所大學吸納內地尖子學生尤其受關注。香港八所資助大學的最新資料顯示,在2023/24新學年四所大學將會調高內地生本科生學費,包括香港大學將加費至每年18.2萬元,為各大學中最高,香港科技大學則增至每年15.5萬元,加幅逾一成,另香港城市大學及嶺南大學學費亦各增3.6%。有教育界人士指,面對通脹港校調升非本地生學費可以理解,但亦需要增加支援配套,除獎學金外,亦可就住宿和生活開支作出補貼,並更積極安排他們到本地公司實習,以吸引和鼓勵內地人才來港升學及發展,未來留港定居作貢獻。 

新學年八大內地本科生學費學額一覽

香港各大學2023/24年招生工作正陸續開展,其中在本科生層面,八大資助課程設有兩成的非本地生上限,校方亦會收取較港生高的學費應付開支。

港大科大加費「萬萬聲」

據八大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指,多所大學都會在新學年調升內地生及其他海外學生學費,其中港大將增加1.1萬元至18.2萬元,加幅6.4%,費用繼續冠絕各校,科大則加費10.7%至15.5萬元,而城大及嶺大則同樣增加5千元至14.5萬元,其餘四校則維持不變(見表)。

港大回覆表示,今次調整主要是參考了通脹幅度,而在調整過程中也考慮到學生負擔能力。科大指自2016/17學年至今未有調整學費,來年會因應通脹及物價持續上升等因素上調;除內地生外,該校又提到,隨着疫情減退社會復常,近月於世界各地包括哈薩克斯坦、印度、馬來西亞、韓國等舉辦線下實體招生講座,並推出針對不同國家的獎學金,以吸引優秀國際生入讀。

◆圖為港大去年10月29日開放日盛況。 (資料圖片)

城大則表示,考慮到近年物價升幅,因此將內地本科生學費輕微上調,調整後與其他大學大致相若。

各校均設生活津貼助內地生

各大學亦分別提到,會向在內地高考、本科學業及全國性和國際性比賽等領域表現卓越的內地生,頒發全額、定額、全免學費和半免學費等不同類型及額度的獎學金和生活津貼,作為支持及鼓勵。

至於內地生學額方面,大多數大學均與今學年相若,惟香港浸會大學預計新學年招收約130名至150名內地高考生,較本學年取錄數字略少,浸大指實際錄取人數會因考生整體水平而有差異。

立法會議員、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表示,大學因通脹加學費可以理解,而相比下很多外國大學學費仍比香港高,加上來港升讀本科課程的內地生均為尖子,大多可獲獎學金,相信加費不會影響他們來港意慾。他強調,香港的大學教育水平高,既獲國家承認且具國際水準,加上近年中美摩擦增加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難度,對於想外出學習的內地生而言,香港有很大吸引力。他建議本港大學可考慮增加獎學金,並盡量安排內地生在本地公司實習,以鼓勵他們留港發展,「我們需要這樣做,畢竟推創科做研究都要人才。」

教界倡增補貼 勿讓人才外流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在特區政府明確以吸引人才為長遠發展目標的大前提下,大學貿然增加內地生學費給人的印象「有點不智」。他表示,香港教育水準高,加上兩地歷史和血緣關係緊密相連,對內地生來說是「易相處,好商量」,如果有人因學費或經濟因素而不選擇來港升學會很可惜。

他提到,雖然去年多所資助大學都面臨虧損,但大學自身累積不少儲備,應該「把錢用回學生身上」,除可考慮於收費方面更具吸引力,及增加獎學金外,也應對有需要的內地生提供住宿及生活開支補貼,以消除他們憂慮,「不要讓他們流向外國」,藉此為香港吸引和培養各類人才,將來對香港發展作貢獻。

在港內地新生:這裏有非常多機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雖然學費較高,本港大學對內地生而言仍相當具吸引力。香港文匯報訪問了多名本學年起從內地來港升學的一年級生,分享他們來港的體驗與學習故事。

由深圳到港大修讀工商管理的李映燁指,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城市,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都能在這裏追逐自己的夢想,她十分熱愛大學的學術氛圍,「教授總是很熱情地為我答疑解惑,也會鼓勵我們提出不同的觀點見解,不會局限於某一派觀點。」她認為,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發展機會較多,並且重視女性權益,加上國家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作為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地方,在其中擔當重要角色,因此她未來希望繼續進修不斷充實自己,讀到博士學位,並希望畢業後能留港發展,「把握一切機會,盡我綿薄之力,推動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港大李同學。

一直對金融、經濟等深感興趣的嚴習之去年高考成績不俗,有機會選讀內地前列高校商科專業,但她和家人考慮到港科大工商管理學院於國際上具高排名與知名度,加上課程選擇自由度及香港金融商貿繁榮的優勢,遂決定到科大升學。她說,科大與世界頂級大學的合作網絡,亦讓未來申請海外研究生課程更便捷容易,期待能通過寒暑校、交換生、實習等項目盡快累積專業知識及經驗,努力學有所成,「回報科大、回報香港。」

科大嚴同學。

來自山東的蔣歆雅在港城大修讀計算金融及金融科技,她直言自己來自普通家庭,很難支撐在港學費和其他費用,但幸好能獲得獎學金。她提到,到港讀書原本不在其考慮之列,在偶然情況下,對「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讀金融」產生興趣,便毅然決定申請來港。至今已在港學習生活近半年的她說,至今感覺仍十分新鮮,「這裏教育體系不一樣,而且是用英文教學,還可以接觸世界各地的同學,讓自己的見識和視野更廣闊。」她表示,未來會考慮留在香港發展從事金融行業工作,「這邊有很多國際銀行和投資銀行,有非常多的機會。」

城大蔣同學。

在嶺大修讀環球可持續發展的段珮楠表示,自己對可持續發展一直有相當大興趣,但內地較少有類似的專業學科,加上香港經濟發展好又是國際城市,且與內地相鄰,為畢業生提供龐大機遇,「讓我們不用走太遠都可以接觸很多機會。」來自河南的她希望未來能留港發展,又認為香港的大學學費雖然較內地高,學生及家長或多或少要多作考量,「但多數來的都有獎學金,相信問題不會太大。」

嶺大段同學。

來自上海、在港理大修讀酒店及旅遊管理的舒晴亦坦言,香港的大學學費對於內地生來說比在內地上學貴,但她沒有因此放棄來港交流學習。來港生活、學習和觀察近半年,她對香港社會和大學的多元化十分喜歡,而且覺得很有生活氣息,「糖水店和大牌檔讓人感覺很接地氣、很溫暖,想更好地了解香港文化,接觸不一樣的人。」她亦有意畢業後留港工作發展,「香港有很多很好的酒店,通過學校安排的參觀和學習,我很嚮往在這些酒店裏工作,相信大學會提供充分資源幫助畢業後就業,也相信只要憑藉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抓到好的機會。」

理大舒同學。

家長:國際化具吸引力 「漲學費可接受」

(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多所港校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增加非本地本科生學費,對有意赴港的內地高中生及家長影響最直接。來自江蘇的高中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對於工薪階層而言,港校學費確實較高,但出於綜合考慮,這筆支出還是值得的,這次漲學費也不會令其打消送孩子去香港讀書的念頭。劉女士女兒黃同學現在讀高二,早前就開始關注港校招生信息,希望未來能通過高考提批次批錄取的方式,進入香港城大學習。黃同學表示,如果未來能赴港讀書,她會加倍努力拿到獎學金,減輕父母經濟壓力。

「香港高校全英文的教學模式和國際化程度比較吸引我,查了一下香港中大、香港城大參加內地統招提前批次錄取,可在高考後填報志願,這樣即使在提前批次未被錄取,仍可參加後續批次錄取進入其他內地高校。同時,還可節省找中介申請學校的費用和時間。」黃同學本身英語成績較好,預計高考英語能較輕鬆地突破120分,達到城大分數要求,她亦把目標暫定在城大創意媒體學院。

加倍努力拿獎學金減負擔

黃同學查到,2023年開始城大本科生的學費將從每年14萬元增至14.5萬元,即大學四年要多支付兩萬元學費,雖然其父母表示可以接受,但她決定加倍努力,爭取在高考時取得高分,獲得更多獎學金機會,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劉女士表示,香港的大學世界排名靠前,可讓孩子接受多元化教育,亦可拓寬國際視野。她算了一筆賬,如孩子到香港讀本科,四年下來要準備80萬元人民幣,「這筆錢要是去美國留學可能只夠花兩年。」她說,去香港讀書即使漲價,相比英美等還是便宜,何況港校也提供許多其他不同類型獎學金,只要孩子維持優異表現亦可減輕負擔。

仍較英美校便宜穩妥 對內地生赴港影響微

(香港文匯報記者 夏微)針對本輪香港多所高校上調學費,於深圳、珠海、廣州、上海、北京、武漢和重慶等多地設有辦事處、專門支援內地學生申請港校的「香港留學中心」校長許勤業表示,從中心所收到的申請數量來看,學費上漲對內地生赴港求學意願的影響微乎其微。

許勤業表示,雖然港校學費上調,但對比英美大學,香港的學費仍相對便宜,近年經他手赴港升讀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內地生每年就有350人到400人,而港校內地招生亦常年爆滿,特別是過去三年人數更不減反增,除學費原因外,還有一部分是原有意到英美留學,因疫情改為選擇更為穩妥的香港,甚至有人是中途轉校至香港的大學。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