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某藥商貨架擺滿了各類印度仿製藥。網上圖片
◆ 印度藥商B還介紹另一款白盒仿藥,表示該款新冠仿製藥在印「合法」,且在印售價僅為200美元(約合港幣1,561元)。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截圖
◆印度藥商B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展示一箱擺在地上的綠盒藥。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截圖
◆ 印度藥商B出示了一份藥物的「批文」,但所謂批文只是一張有「負責人」簽字的合同,並未有有關機構授權。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截圖

印度新冠仿製藥出現造假疑雲,多條線索指向生產源頭。那麼這些假仿藥生產終端在哪裏?什麼人在製造?其他仿藥是否真無問題?香港文匯報專題組多方查證,更多可疑仿藥浮出水面。更令人震驚的是,一名自稱是藥品生產商、操東南亞口音英語的男子表示,藥是從越南、老撾等地進口Nirmatrelvir(奈瑪特韋,能阻斷新冠病毒複製),在東南亞的工廠加工製作,再運到印度貼牌銷往中國。 ◆文/圖: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內地網民結合網絡信息簡單地從外包裝歸納辨別真偽仿藥方法。北京閆女士分享自己的辨偽心得說,「如果印度綠盒仿藥Primovir包裝i字母上的點是圓形的,P是開口的,就是真的。盒子上有中國電話號碼的,也是真的。」除了綠盒仿藥外,絕大多數網民對其他品牌的印度仿藥並不存疑。華大集團CEO尹燁表示,目前還沒有鑒別仿藥真偽簡單有效的辦法,建議聯繫專業機構進行檢測。

綠盒仿藥包裝被套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撥通綠盒Primovir包裝上標註的中國聯繫電話(該包裝藥物是為數不多檢出Nirmatrelvir成分的綠盒Primovir),接電話人士A讓香港文匯報記者撥打另一個印度電話聯繫他,但該號碼與藥盒上印刷的印度聯繫電話並不相同。面對香港文匯報記者的提問,A未透露太多信息,只表示市面上有很多假仿藥,他們也無能為力。

A批評有生產商為賺取利潤,將仿藥中Nirmatrelvir偷換成其他成分。A稱這些人十分貪婪,明知Nirmatrelvir供應滿足不了訂單,仍堅持生產。「我們早在去年12月就已查出有假藥,已停止代理這些藥物。」A稱,這些假药通常由小型藥廠代工,套用已在中國市場打開知名度的綠盒仿藥Primovir包裝繼續賺錢。「我們在中國有很多客戶。假藥廠用我們的包裝設計和品牌知名度,將假藥銷往中國。這在印度也是違法行為,但我們無法監管,更找不到假藥銷售渠道。現在只能換包裝,在自己工廠中生產新冠特效藥。」A補充說,「我們現在能做的是,告知能聯繫到我們的中國銷售商相關情況,畢竟我們不可能聯繫到每位消費者。」A真誠地回應,一度使香港文匯報記者放下一切疑慮,他說目前印度警方亦在追捕這些販賣假藥的販子。

綠盒藍盒白盒均可疑

香港文匯報記者又登陸印度最大的在線B2B市場網站IndiaMART,發現綠盒及藍盒的新冠仿藥均有銷售。藥商B十分熱情地為香港文匯報記者介紹目前中國內地熱銷的綠盒和藍盒仿藥,並發圖片展示庫存情況。B介紹說:「藍盒仿藥在印售價約200美元至300美元不等(約合港幣1,561元至2,342元),綠盒售價為500美元(約合港幣3,904元)。」他強烈建議香港文匯報記者購買藍盒,並稱兩藥功效相同,但藍盒更便宜。「你若想買綠盒,我們也有,但若是我就買藍盒。」

B隨即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展示一箱擺在地上的綠盒藥圖片,圖中的綠盒藥與香港文匯報記者向華大基因送檢的樣本外包裝高度相似。但按照A的說法,綠盒仿藥因大量造假,品牌方已被迫改換了包裝,這意味市面上綠盒仿藥絕大幾率是假的,也正是商家這種大概率「真偽」並存的銷售模式,使香港文匯報記者對非綠盒仿製藥也產生了懷疑。

B表示,目前銷量最高的兩種仿藥(綠盒、藍盒)均在印度政府部門的審批中,因此這些藥一般被銷往海外,香港則是熱門銷售地之一。B還介紹另一款白盒仿藥,該藥盒外觀與輝瑞公司生產的Paxlovid更為相似。B表示,該款新冠仿製藥在印「合法」,且在印售價僅為200美元(約合港幣1,561元),比綠盒還要便宜300美元(約合港幣2,342元)。

「批文」無機構授權

為了讓香港文匯報記者放下疑慮,B還出示了一份藥物的「批文」,但所謂批文只是一張有「負責人」簽字的合同,並未有有關機構授權。而巧合的是,A此前亦向記者出示了同一份批文,堅定地稱批文是假的。A還向香港文匯報記者介紹了一名自稱是藥品生產商、操東南亞口音英語的男子C。C表示,他們的藥是從越南及老撾等地進口Nirmatrelvir,在東南亞的工廠加工製作,再運到印度貼牌銷往中國。

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稿前再度聯繫A,對方表示僅能供應藍盒,但價格還可以再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