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房職員從藥房隱蔽處拿出一個膠袋,記者所購Primovir就在其中。 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攝
◆記者從旺角藥房購得的Primovir,經化驗發現不含奈瑪特韋成分,生產批次與網傳假藥一致,包裝印刷字樣均為「NR-2203 RT-2203」。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攝
◆旺角一間藥房職員表示,另付800元便可經澳門、珠海再速遞。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攝

文匯報記者放蛇6000元購兩盒 藥劑師指須防副作用

山寨版新冠口服藥產業鏈中,香港是重要的集散地,其中一款被不法商人吹噓為神藥、俗稱「綠盒」的未經註冊新冠藥近期在香港黑市熱賣,不少在內地有親友的港人想方設法購買及寄返內地。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在旺角藥房以約6,000元的購買了兩盒,其中一間藥房職員為記者訂貨時「說漏嘴」透露整個供應鏈有醫生分銷予藥房;另一間藥房則自爆走私往內地的路線是,人肉帶貨到澳門,再經珠海速遞到內地各地。但經華大基因化驗證實,該兩盒藥與內地買到的逾九成「綠盒」都不含治療新冠病的有效成分,與食安慰劑無異,而且有藥劑師指出非但無療效,更有嚴重副作用。◆文/圖: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尚有相關報道見A2版,本報明天繼續報道山寨藥氾濫之三、之四)

香港目前已獲註冊的新冠口服藥只有兩種:輝瑞藥廠生產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及默沙東生產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其他自稱的「新冠藥」均未註冊,在港出售或管有都屬違法。

為加大產量,全球35家企業獲授權可生產帕克斯洛維德的仿製藥,聲稱也含有效成分Nirmatrelvir(奈瑪特韋),但近日印度一家不在授權名單上的藥廠Astrica聲稱也獲授權,並生產一款名為Primovir的新冠藥,內地人稱之為「綠盒」。

香港則因自由港之便,以及鄰近內地的優勢,成為山寨藥的重要集散地,大批「綠盒」流入香港黑市,香港文匯報記者繼上月底報道旺角有多間藥房出售山寨版新冠藥後,近日再放蛇購買「綠盒」,僅僅詢問數間藥房,便有2間表示「有貨」。

有單才入貨 收一半訂

一間位於旺角亞皆老街的藥房,「綠盒」售價2,500元,職員賣力宣傳稱,「𠵱家落訂,今晚(指當晚)取貨,朝早都有個客訂咗一盒,你要嘅話加埋你,我就去攞兩盒。」言談間表明藥房內沒有存貨,只在有客人訂購時,才逐次取貨,減少存貨也能減低被控「管有未經註冊藥物」的機會。

由於記者想盡早取貨化驗,便問能否提早取貨,職員竟說漏嘴:「要睇醫生是否已返工,因為怕搵唔到人,就要延後交貨。」說罷,他便致電口中的「醫生」,然後掛掉電話稱:「無人聽電話,不如你先落一半訂金,到貨後我打畀你!」好奇之下記者詢問,購買「綠盒」是否需要醫生紙,對方則稱「不需要」。

收據未顯示藥物名稱

記者下了訂金後,試圖暗中觀察有無「醫生」的目標人物送藥到藥房,但都沒有可疑目標,懷疑是「醫生」派跑腿送藥,但相隔幾小時後記者接到當晚取貨的通知。

記者便在指定時間再次前往該藥房,只見職員走進藥房內一隱蔽間隔,翻倒出一兩個紙箱,花了數分鐘才從隱蔽處取出一個膠袋,從中掏出一盒「綠盒」,並打開藥盒向記者介紹服用方法及劑量。完成交易後,職員便小心翼翼,收回及銷毀寫有「Primovir」(綠盒)字樣的收據,重新打印一份未顯示藥物名稱的收據交給記者。

代寄服務另收800元

同時,記者亦在另一間位於洗衣街的藥房發現「綠盒」影蹤,店方還提供郵寄內地服務,職員稱現貨每盒售3,000元,若要郵寄另加800元。記者好奇之下詢問郵費昂貴的原因, 職員無意間透露「走私」路線:「我哋係人肉孭貨到澳門,再到珠海,然後再速遞到內地收件人地址,好辛苦㗎!」對方見記者面露猶疑,便又稱:「今日已有幾個客訂咗貨,由我哋代送,𠵱家畀錢,今晚就過澳門,聽日過珠海就寄速遞,好快收到,如果你自己寄,恐怕過年都未到!」

該兩盒「綠盒」其後送交華大基因化驗,結果顯示香港文匯報記者與許多用家一樣都交了極昂貴的「智商稅」。輝瑞新冠藥由兩種成分組成,一種是抗病毒有效成分奈瑪特韋(Nirmatrelvir),它能夠阻斷病毒的複製,是此藥最重要、最有價值所在的成分;另一種是作為輔助劑的托那韋(Ritonavir),相當於藥引角色,使藥物更長時間發揮抑制病毒作用。不過,記者及內地民眾送交的「綠盒」,逾九成不含有效成分奈瑪特韋,只有藥引利托那韋,簡單理解則是該藥沒有治療新冠的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