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2004年,原名黃湛森的香港天才創作人黃霑因肺癌病逝,享年63歲。他最使人難忘的應是他的粵語流行曲填詞功力。踏入2023年,黃霑在樂壇的最佳拍檔顧嘉煇在加拿大駕鶴西歸,享年92歲。二人的離世好像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他倆活躍於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粵語流行曲正式取代雄踞幾十年的國語流行曲的時期。當其時這「一曲一詞」的組合不知締造了多少經典的粵語流行金曲,至今仍為全球華人所推崇。轉捩點是出現於1974年3月;當時無綫電視推出一套廣東話劇集「啼笑因緣」,主題曲《啼笑因緣》以及插曲《送郎》就是由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的。據官方資料,《送郎》的填詞人是「王森」而非黃霑。後來黃霑成了名才把當日不以黃霑身份作填詞人的原因公開——對以較多「廣東話口語入詞」未具足夠信心,但在當時香港有九成多人以廣東話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基礎上是可以一試的。如真的失敗也不會拖垮其本人過往在樂壇所付出的努力。
事實上,《啼笑姻緣》中只有一句以「廣東話口語入詞」:
為怕哥你變咗心
但《送郎》中則有多句相類性質的歌詞:
送郎拉住郎雙手,我點都唔願放你走
唔好讓我為君愁,千萬記住早回頭
就是以上幾句歌詞一時間唱到街知巷聞,令沉寂多時的粵語流行曲在此形勢下復甦。
同年10月,許冠文執導當年打破香港票房紀錄的《鬼馬雙星》,其主題曲及插曲均由其弟許冠傑作曲、主唱兼填詞。同片名的主題曲《鬼馬雙星》應是許冠傑順水推舟之作——幾乎全首用上廣東話口語填詞,部分歌詞如下:
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 撞正輸晒心翳滯無謂
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 鬼馬雙星綽頭勁
人生如賭博 贏輸都冇時定
贏咗得餐笑 輸光唔使興
做老千梗好搵過皇帝 扮蟹賴嘢真正係滑稽
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 鬼馬雙星怕現形
這次的威力震撼全球華人社會,自此樂壇不斷湧現類似作品,國語流行曲的時代悄然落幕。
在這段粵語流行曲的黃金時期,黃霑與顧嘉煇合作無間,貢獻了不少經典的金曲,在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史上可謂居功至偉。然而大家有否想過這個浪潮原來對「粵語保育及傳承」也有着莫大的影響。怎會這樣的呢?這時期的粵語流行曲主要以「廣東話口語入詞」,間接增加了廣東話口語的使用度和運用度。
回說一直有在本欄推出的「打油詩」,其體裁是以「廣東話口語入詩」。這邊廂就是通過「打油詩」來作「粵語保育及傳承」,與粵語流行曲以「口語入詞」的手法殊途同歸。
為表兩位對「粵語保育及傳承」的貢獻,筆者謹以如下兩首「打油詩」向他倆致敬:
《告別樂壇教父顧嘉煇》
鐵血丹心上海灘 大江南北唱到翻
揀首至膾炙人口 獅子山下冇得走
背後有共同名字 正是顧嘉煇大師
多年雄踞音樂界 經典歌曲講唔晒
煇哥黃霑好拍檔 煇黃組合譜輝煌
名曲多到一籮籮 捧紅幾多姐同哥
樂壇教父當無愧 締造不朽嘅盛世
九十二歲別塵寰 好歌永留人世間
金曲成集體回憶 一朝別離同惋惜
永遠懷念顧嘉煇 獅山精神佢留低
《樂壇煇黃盛世》
啼笑因緣仙度拉 大人細路唱通街
重啟粵語流行曲 展開樂壇新格局
與黃霑合作無間 濕水棉花冇得彈
黃霑寫詞高境界 唱片好快就賣晒
輪流轉慘遭腰斬 好曲不會靠邊站
輪流轉幾多重轉 煇哥列此作精選
大哥大姐爭住唱 唱到拎硬金曲獎
效率其高話咁易 從冇順哥失嫂意
煇哥作曲才滿溢 黃霑填詞冇腦實
一曲一詞天撮合 二人走後倍心悒
凡間已無黃老霑 詞唔到位咪鬼嫌
世上再無顧嘉煇 曲唔到位都擺低
曲作唔好實難免 詞填得好屬少見
奇才只應天上有 難得人間偶逗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