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卡錫(前)在前三輪投票未能獲選議長,一度「黑面」懶理傳媒追訪。 彭博社
◆眾院極右「自由黨團」成員拒絕妥協。法新社
前三輪投票結果

極右拒支持麥卡錫 百年來首次「難產」

美國國會新會期於前日展開,然而被視為新任眾議院議長大熱人選的眾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連續3輪投票都未獲得半數以上議員支持,未能順利登上議長寶座。這是美國眾院自1923年以來,首次無法在首輪投票選出新議長。議長席位「難產」也意味眾院無法展開議事日程,令立法工作陷入停擺。眾院在香港時間今日凌晨再次展開投票程序選議長。

共和黨在新一屆眾院佔222席,僅較218席的過半數席位多出4席。在首兩輪投票中,眾院民主黨領袖杰弗里斯獲得全數黨友支持的212票,但麥卡錫僅有203票進賬,其餘19票則流向其他共和黨議員。到第3輪投票,佛羅里達州共和黨議員唐納德又改投黨內另一名保守派候選人喬丹,讓麥卡錫再丟一票,只獲得202票。

麥卡錫批黨友不顧國家利益

獲共和黨強硬派推舉出選的喬丹,在3輪投票中都支持麥卡錫,亦積極呼籲黨友團結。不過麥卡錫失落的20票絕大多數都來自共和黨內極右勢力,當中不少是眾院極右的「自由黨團」成員。儘管麥卡錫連日向黨內極右勢力作出讓步,前日上午還與他們舉行閉門會議,但最終無功而返。麥卡錫會後批評黨內部分成員只顧自身要求,不顧國家利益,揚言自己不會放棄,「我不在乎創下最多次數的議長表決紀錄。」

長期勢影響美立法體系運作

眾議院議長選舉歷來多為形式上的投票,掌握眾院的黨派往往在選前已推定議長人選。不過共和黨在今屆眾院議席優勢微弱,讓極右勢力更有籌碼與麥卡錫談判。根據美國國會規定,眾院只有選出議長後,新一屆議員才能宣誓就職,展開議事程序,若議長風波長期懸而未決,勢必影響美國立法體系運作。

唐納德事後解釋稱,他認為麥卡錫無法獲得足夠選票,讓僵局持續下去無濟於事,「我們要休會商議議長人選,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走。現在是黨團會議辯論、爭取共識的時候。」自由黨團成員巴克也稱,拖沓的議長選舉或會讓更多黨友轉軚,不過堅定支持或反對麥卡錫的議員,估計都很難改變心意。

眾院會於香港時間今日凌晨繼續進行議長投票,據報有溫和派共和黨人考慮拉攏民主黨人合作,以便獲得足夠選票。但杰弗里斯前日表明,民主黨人目前不打算幫助共和黨人選出議長。民主黨籍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前主席米克斯形容,「眾院共和黨人當下的表現足以說明,他們只擅長浪費時間和吵架。」

美國參議院前日各項議程則相對暢順,民主黨以51席繼續控制參院,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與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都成功連任。至於美國歷史上最漫長的眾院議長投票要追溯到1856年,當時眾院花近兩個月時間、歷經133次表決才選出議長。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