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面對全球新冠疫情新趨勢,國家衞健委早前對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後,內地及本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近期趨於嚴峻,連帶市面退燒藥物等物資緊張,有走私集團伺機發疫情財走私藥物和防疫物資,海關遂於上周二(2022年12月27日)至本周日(2023年1月1日)一連6日在各陸路管制站加強打擊跨境貨車走私藥物和防疫物資的執法行動,成功偵破5宗相關案件,合共檢獲逾3,900件中成藥、藥劑製品、快速抗原測試包、退熱貼和探熱器等,總值約94萬元,5名跨境貨車司機被捕。
含藥物快測包等總值約94萬元
香港海關昨晚公布,行動中在深圳灣管制站、文錦渡管制站和落馬洲管制站偵破的5宗相關案件,共涉及4輛出境及1輛入境貨車,犯案時分別報稱空載、載有快件貨物或文件和電子零件,而有關受管制物品並無相關進出口許可證。檢獲的懷疑走私貨物則被收藏於司機駕駛室內和貨櫃深處,相信走私分子藉此逃避海關檢查。由海關公布的相片可見大批藥物中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和散裝退燒藥等,至於被捕的5名跨境貨車男司機,年齡則介乎38歲至58歲不等,正協助調查。
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任何人未有按照條文的規定而管有毒藥表第1部所列任何毒藥,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2年。海關重申走私屬嚴重罪行,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輸入或輸出未列艙單貨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
海關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以免觸犯法例。海關會繼續透過風險評估和情報分析,嚴厲執法,打擊跨境走私活動。市民亦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2545 6182,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賬戶(crimereport@customs.gov.hk)舉報懷疑走私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