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成化年間的鬪彩瓷器因產量稀少,因此價值甚高。圖為蘇富比2014年拍賣中以2.8億元成交的明成化鬪彩雞缸杯。 資料圖片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去年七月開館至今,訪客絡繹不絕。館內展示了九百多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其中最為吸引港人的,多是一些帶有帝王象徵的藏品,如帝后肖像、龍袍、玉璽等。相較之下,館內的陶瓷展品卻往往為人所忽視。

眾所周知,瓷器是中國古代重要工藝。中國瓷器除做工精美外,其影響力更遍及海外。至於館內展出的陶瓷藏品,均為明清兩朝的宮廷典藏,其中除了著名的青花瓷外,更有種類繁多的單色釉與彩繪瓷,而後者可說是明清瓷器的代表。

顧名思義,彩繪瓷是指在器物表面加以彩繪的瓷器。在明清時期,以粉彩、鬪彩,以及琺瑯彩的彩繪瓷器最具特色。所謂鬪彩,是先用釉下青花勾出線條或描出局部圖案,待入窰燒成後,再於釉上填繪色彩,經低溫二次燒成。這番工序使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繪構成鮮明對比,令圖案格外清新雅致。在明清鬪彩瓷器中,以明朝成化年間鬪彩器最為上品,但成化鬪彩產量稀少,大多收藏於兩岸故宮博物館,一般人鮮有機會接觸,此亦造就了成化鬪彩往往成為藝術拍賣的焦點。如在2014年,一隻成化鬪彩雞缸杯在香港拍賣,最終便以2.81億元港幣成交,刷新當時全球瓷器拍賣紀錄。

至於琺瑯彩,則始創於康熙年間,是極為珍貴的宮廷御用器。其製作方法是在景德鎮御窰燒成的白地瓷胎上,以琺瑯彩料繪上裝飾紋樣,再入爐二次燒成。琺瑯彩瓷色彩斑斕,精緻華麗,深得清朝皇帝喜愛。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便常直接參與製作,各琺瑯彩瓷的造形、紋飾、款識設計,均由他們親自過目,並由怡親王專責設窰燒彩。由於琺瑯彩瓷只供宮廷御用,產量低、成本高,傳世品十分稀少。

至於粉彩瓷,則是琺瑯彩以外,清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它是在燒成的胎釉上,施上含砷的粉底,塗上顏料後再用筆洗開,使顏色具有粉化效果,圖案亦更顯質感。特別的是,部分同治年間燒製的粉彩瓷,署有「體和殿制」款識。「體和殿」是慈禧居於儲秀宮時的用膳之處,故落有此款的瓷器,均是專為慈禧燒造,十分珍貴。

明清官窰製作的精品眾多,難以一一盡錄。除了宮廷藏品外,香港也有不少博物館,如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藝術館、茶具博物館等,也收藏了不少珍貴瓷器。大家在放假期間,除了忙於外遊外,也可到這些博物館走走,實不失為消磨假日的好節目。

◆ 林永堅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隔星期三見報